一项总投资超36亿元的乙醇生产项目被群众举报未批先建,企业方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对此予以否认,但当地相关部门则表示未批先建属实,现已责令项目停工。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收到举报材料,材料称新疆昊源化工有限公司在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三台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的“年产6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产品结构调整项目”(下称“乙醇项目”),在未完成安全、环评、能评等核心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开工。举报人要求该项目停工,并进行追责。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0月23日公示的项目影响报告书,新疆昊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新疆昊源公司”)是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安徽昊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23年9月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注册成立。
项目分三期建设,2025年2月,新疆昊源公司决定更改二期工程计划,取消建设新疆昊源化工有限公司光电制氢耦合资源清洁利用低碳一体化项目,拟改为投资建设乙醇项目,并于2025年7月在吉木萨尔县发改委立项备案。
乙醇项目计划2025年11月开工建设,2027年10月投产运行,总投资为36.4亿元。
举报人提供了图片和视频,称经过实地核查及公开信息确认项目已于2025年上半年破土动工,在今年11月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施工,且多个关键工艺环节的安装工程已启动实施,实际建设进度已严重超出合法审批流程对应的阶段。
根据举报人的说法,他向昌吉州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和发改委等多部门反映情况,但只收到当地生态环境局的回复电话。该回复称"项目未取得环评手续,但仅开展场平建设",他认为此表述与其实地核查的事实完全不符。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根据安徽昊源公司官网介绍,公司前身为阜阳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现有员工3200余人,企业资产总额130亿元。根据工商信息,新疆昊源公司在2024年10月发生股权变更,全资股东由安徽昊源公司变更为阜阳众汇商贸有限公司。但新疆昊源化公司的联系电话仍和安徽昊源公司的集团办电话一致。
第一财经联系安徽昊源公司集团办,对方先表示“未批先建是不可能的”,后称将由新疆公司与记者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对方并未否认新疆项目是安徽昊源公司旗下,但却表示新疆昊源公司目前的股东与安徽昊源公司并无关联,并拒绝进一步解释。截至发稿,新疆昊源公司未和记者进一步联系。
第一财经与昌吉州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各部门对项目情况说法不一。
昌吉州发改委方面称该项目能评手续已经完成,但并未开工。经过现场核实,正在建的是“企业另一个项目”。州发改委对记者出示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新疆昊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产品结构调整项目节能审查的意见》的部分截图,相关工作人员称:“节能审查流程是这样的,手续项目单位编制项目能评报告,由当地发改委逐级上报至自治区发改委,然后他们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进行评审,评审通过才批复节能审查意见。未通过的,说明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者能效水平不达标,又或者存在不符合要求设备等等情况,第三方评审意见不通过的,发改委肯定不会出节能审查意见批复的。”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则对第一财经回复,10月27日对项目进行现场核查,项目正在完成地面平整及地基压实工作。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相关规定,该企业三通一平属于项目开工前的准备,不属于未批先建范畴。生态环境局要求企业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手续的项目主体工程,不得开工建设。
昌吉州应急管理局则对第一财经表示该项目确实存在未批先建。该部门一位领导告诉第一财经,该乙醇项目除了三通一平外,还进行了设备建设工作,属于未批先建。该部门领导介绍,2025年9月18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组织专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技术审查会。专家称由于该项目用到瑞士工艺,需要补充文件,需要设计单位按审查会专家意见修改完毕设计专篇,并经专家再次签字确认修改完毕,待部分技术资料补正完毕后,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向企业出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
该部门领导称经过实地核查,项目目前建设了办公楼和食堂等基础设施,但项目出于抢工期等原因的考虑,有少部分设备在先行建设,而这部分属于未批先建。
该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县人民政府已经下文要求该项目在本月15日之前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