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良民”还是“反派”?新科技“侦探”已就位!作为连续八年参展的进博会“全勤生”,直观复星此次携诊疗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亮相,在肺癌诊疗领域备受关注的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成为焦点,现场多家合作机构共同发起面向高危职业人群的“肺”常守护公益项目,“进博展品”造福更多人群。
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普惠可及的医疗资源,是进博会“展品变商品”之外的更深层价值。此次直观复星携手西门子医疗、上海和睦家医院,并于上海市总工会指导下启动“肺”常守护公益项目,旨在为高肺病风险职业人群打造从筛查到治疗的完整链条。
数据表明,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为19.7%,早期肺癌生存率达77%-92%,这不仅是一个生存率的数字对比,更意味着通过早筛能将多数患者的治疗从晚期的高成本、低疗效困境,转向根治机会更大的早期干预。“肺”常守护公益项目的启动,正是为了将关键的早期干预机会带给高肺病风险人群。
该公益项目会用到的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能在精准定位结节后,通过导管搭载活检器械采集组织样本,判断结节性质,整个过程仅需30分钟左右。同时,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兼容冷冻消融等治疗设备,可对病灶进行即时干预。值得一提的是,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经支气管进入人体,无需开胸或穿刺皮肤。
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顾晔教授表示,目前国内肺癌发病与死亡率高居不下,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而早期与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差距巨大,提升早诊早治水平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次公益项目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积极实践。
在推动精准医疗技术普惠的进程中,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确保创新成果持续、规范惠及人群的关键支撑。此次公益项目启动的同时,“和睦家医疗形状感知支气管镜机器人国际培训与示教中心”同期挂牌成立。通过引进国际标准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并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开发本土化课程,该中心将为我国肺癌早诊早治水平提升构筑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