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燕青
进入11月,券商年度策略会密集召开。本周,就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多家券商召开年度策略会。此外,不少券商发布了年度策略报告。展望明年市场,大多机构认为牛市行情将延续,国泰君安更是高呼沪指将冲上5200点。对于行业板块配置,大多券商建议明年价值与成长风格均衡配置,可关注科技和传统周期板块。
牛市行情进入中期
“2026年中国‘转型牛’的升势远未结束,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放大牛市思维,市场高度有望超出共识,挑战十年前高。”国泰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在上周举办的年度策略上表示。
方奕10日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今年判断的年内4000点已实现,2026年中国股市会再上台阶至5200点(2015年6月沪指曾创出5178点的历史高点),科技与非科技都将重估。方奕表示,近期部分投资人心态保守,但自己比市场共识更乐观。
展望明年市场,中信建投称,当前市场已经进入牛市中期,权益资产性价比已经有所下降,短期涨幅过大容易导致牛市过早见顶,提前结束。从行情节奏上看:A股正进入景气验证关键期。该阶段指数依然震荡上行但涨幅放缓,经济基本面改善或新兴产业/赛道业绩释放消化偏高的估值水平;这一阶段可能出现风格切换行情,估值高企但增速预期下调板块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基本面预期改善的品种领涨市场,景气投资风格占优。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韦冀星预计,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进入到“盈利修复”,2026年前后更可能是“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
对于明年上市公司业绩,光大证券预计,2026年A股盈利将逐步修复。价格的修复将是2026年A股盈利修复的重要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A股盈利增速为4.9%,2026年为10.5%,其中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达到11.1%。
光大证券表示,市场当前位置有望是长期牛市的起点,基本面的逐步好转与产业亮点仍然是市场长期牛市的基础,居民资金的流入与“十五五”开局之年的政策支持将决定市场的斜率与节奏。与往年牛市相比,当前指数仍然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是在国家对于“慢牛”的政策指引之下,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
明年看好科技、周期股
对于明年行业板块配置,开源证券韦冀星表示, “科技为先”是贯穿本轮牛市最强主线,具备相对盈利优势、海外映射、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上行三大中长期占优的条件,但2026年行业表现会比2025年更均衡。“盈利修复”慢牛的顺周期机会重点在于PPI。他同时认为,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会优于2025年。
在板块配置上,方奕指出,中国市场重估是广泛的,科技与非科技都有机会,从杠铃策略转向质量策略。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消费看转型,继续看好金融股。
今年科技股走势强劲,展望明年,中信建投认为,应警惕科技板块结构性/阶段性回调风险,资源品很可能成为A股在科技主线后一条新的主线方向。行业重点关注包括新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石油石化、非银、军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主题重点关注包括新材料、固态电池、商业航天、核电、两岸融合等。
在上周召开的年度投资峰会上,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兼金融工程联席首席何康指出,以AI为代表的新经济,在业绩增速、降息周期以及海内外产业趋势共同推动下,对科技板块均形成有力支撑,但当前该板块略显拥挤,估值溢价偏高,故后续更加看好“老经济”板块表现。
何康建议投资者在配置上要做价值与成长的均衡。“从历史规律看,配置资金一般在年底更注重避险,价值风格相对占优,因此年底至明年一季度都是较好的布局窗口。”
光大证券则认为,2026年TMT以及先进制造板块或许将仍是牛市主线,目前TMT及先进制造或许正处于牛市行情的第二阶段,未来或仍然有较大空间。同时,牛市中也可能出现季度级别的风格切换,相对业绩往往是触发因素,周期与金融或许是可能切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