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银基金旗下的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中银品质新兴混合(A类:025184,C类:025185)正式开启募集。
此次发行的中银品质新兴采用的就是新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产品将根据持有期限、超额收益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费率。
在浮动费率机制中,作为基金投资的“锚”和“尺”,业绩比较基准起到了衡量产品业绩的作用。中银品质新兴混合的业绩比较基准整体符合行业趋势,由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恒生指数收益率、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银行活期存款组成,占比分别为60%、15%、20%和5%,其中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均为具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
多元化的基准更能反映市场整体走势,涵盖股票、债券,包括A股和港股市场,更符合混合基金的投资特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合理的业绩参考坐标。
基金经理方面,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将由李思佳拟任。作为均衡派选手,李思佳是周期、金融、成长研究员出身,行业覆盖全面,具备行业配置和比较能力。在组合配置上,她会通过多收益来源避免单一beta暴露,兼顾组合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力争获得风险调整后的稳健收益。
李思佳自2023年10月起管理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过去一年取得了43.92%的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37%,超额收益率为28.55%。(数据来源:基金业绩三季报,截至2025.9.30)
对于市场,她长期看好科技成长类资产和泛周期行业。一方面,科技成长方向,强大产业趋势带来一批公司业绩成长;另一方面,是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的ROE改善型资产,目前主要集中在泛周期行业。
李思佳擅长从长期产业趋势中捕捉成长机遇,尤其关注匹配国家战略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她认为在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交织的背景下,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兴科技产业发展是未来具确定性的主线之一。
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了全球对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浪潮,科技相关赛道如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半导体国产算等迎来利好。对此李思佳表示,海外AI应用的快速增长催生了相关算力板块的投资机会,引发结构性需求的爆发,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持续迭代也成为供给创造需求的新赛道。
多年以来,中银基金不断努力提升投研一体化水平,在提高核心投资能力的同时,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方案的基础上,力争提升持有体验。
业绩回顾:
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于2015年11月26日成立,李思佳于2023年10月20日管理该基金。基金近五年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20年度66.16%/20.66%,2021年度25.75%/0.03%,2022年度-19.96%/-17.10%,2023年度-16.54%/-7.89%,2024年度18.19%/11.17%,2025年上半年4.85%/0.79,2025年三季度34.54%/15.28%。
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 C于2020年12月11日成立,李思佳于2023年10月20日管理该基金。基金近五年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自基金成立至2020年度14.57%/3.60%,2021年度25.31%/0.03%,2022年度-20.29%/-17.10%,2023年度-16.87%/-7.89%,2024年度17.73%/11.17%,2025年上半年4.66%/0.79%, 2025年三季度34.38%/15.28%。
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产品为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来源:银河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