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陆宇航余蕊)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副司长陆冬森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数据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投资新空间。下一步将围绕推动《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立足数字经济领域有效投资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进一步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拓展新的投资需求。
“一是做好存量。”陆冬森说,“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大工程,同步构建转型的技术生态与商业生态,完善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协议标准,逐步实现数据跨域控制、数据流通可管可控可计量,强化综合性数字赋能平台建设,形成技术可得、成本可接受、商业模式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生态。”
二是拓展增量。陆冬森表示,目前,不少地方正在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大城市智能中枢、智慧感知体系、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建设力度,将加强指导,完善政策,扩大有效投资空间,同时促进形成自主可控的数字技术、产品和装备的应用生态。
三是创新模式。“数据治理、软件系统部署等数字化转型建设具有轻资产等特性,我们将研究针对性措施予以管理和引导。”陆冬森说,“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进成本、进造价、进采购。对于转型方有数据但资金不足,技术方对行业情况理解不深等问题,要探索合同数据服务新模式,按合同约定分享数字化转型收益,通过共同找应用路径、有收益后再协议分成,变转型服务为价值共创,培育一批专业化从事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
陆冬森还介绍了国家数据局更好引导和服务民间投资参与智改数转网联的措施。
在推动场景开放方面,陆冬森表示,聚焦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堵点难点、人民群众关切重要事项,围绕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医疗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第三方服务商建设数字综合赋能平台,基于供需对接、产能协作等场景需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环节数据汇聚、融合应用,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和开放场景。
“在强化基础支撑方面,聚焦解决数据跨区域跨主体可信流通等难点堵点,开展城市、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推进数据互联互通互操作,为数据融合应用提供安全可信环境,着力打通数据流通应用梗阻。”陆冬森说。
此外,陆冬森介绍,在拓展投资空间方面,积极发展数据产业,支持数据标注基地建设,组织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试点,开辟新的投资空间,推动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数据领域投入力度。基于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驱动,进一步赋能企业智能化决策、定制化设计、柔性化生产、低库存高效流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培育出更多数智化转型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