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公教育召开线上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款AI智能学习耳机“中公AI小学豆”,定价399元,预售阶段优惠价169元。作为继AI就业学习机后中公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又一战略级产品,此举标志着中公教育在“AI+就业”生态矩阵的进一步完善,也透露出其通过技术提升用户黏性与服务纵深的战略意图。
协同AI学习机构建闭环,强化全场景学习生态
发布会上,中公工作人员称,“AI小学豆”被定位为AI就业学习机的“黄金搭档”,通过“大屏学+随身听”的模式打通家庭与户外学习场景。用户可一键将学习机内的时政内容、词条知识等资源传输至耳机本地存储,实现内容无缝流转。
据了解,目前AI就业学习机已服务超万名学员,而耳机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拓展使用场景,形成从系统学习到碎片化强化的全链条覆盖。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中国职业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同比有所增长,其中便携式学习设备需求显著上升。中公教育此举正是瞄准了这一趋势,通过硬件协同增强用户对自有平台的依赖,强化了内容与硬件的绑定效应。
破解碎片化学习痛点,内置存储成差异化竞争力
发布会上,工作人员表示,针对网络不稳定、手机电量焦虑等现实问题,“AI小学豆”创新性内置1GB存储空间,支持用户提前下载“朝闻时政”“公职词条”等核心备考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离线学习。
这一设计直击职场人士和备考群体的高频痛点,使通勤、运动等碎片时间转化为“磨耳朵”式学习场景。据了解,2026年公务员招录年龄上限由往年的35周岁调整为38周岁,对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则放宽到43周岁以下。这一政策变化显著扩大了潜在考生基数,尤其为已有家庭和职业负担的在职群体打开了新的职业发展通道。相较于脱产备考的全日制毕业生,在职考生面临着学习时间分散、精力不易集中的核心痛点,其对高效利用通勤、午休等碎片化时间有着刚性需求。中公教育此时推出“AI小学豆”,正是对这一趋势变化的前瞻性布局。
一位接近中公教育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服务在职人群,不能再仅仅依赖传统的线下长线课程,必须提供能与他们生活节奏无缝衔接的轻量化、沉浸式学习工具。”因此,AI耳机并非简单的硬件跟风,而是旨在抢占政策红利下新增市场的关键落子。
AI翻译覆盖135种语言,打造随身口语陪练
除学习功能外,发布会上现场演示的AI耳机还支持135种语言实时互译,提供自由对话、翻译机、双耳翻译三种模式,具体为:自由说模式支持两人各戴一只耳机进行自然对话,系统自动进行连续翻译;翻译机模式为连接手机蓝牙后,耳机与手机协同工作,轻按一键即可实现快速翻译,屏幕同步显示,适合旅行问路、商务洽谈等场景;双耳翻译模式为用户单独佩戴双耳,点击即说,耳机自动识别语种并翻译播放,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口语训练环境。
超越普通耳机,构建多元智能应用场景
产品设计上,“AI小学豆”强调实用性与耐久性:充电仓总续航超20小时,IPX4级防水适配运动场景,定位防丢、白噪音助眠等功能则延伸至生活应用层面。轻量化机身与人体工学设计降低了长时间佩戴的不适感,体现出对用户实际使用习惯的深度洞察。
此前,中公教育在财报中多次强调“AI+就业”的转型方向。此次推出AI耳机,不仅是智能硬件产品矩阵的扩充,更是其对“AI+就业”生态的闭环构建。随着就业服务领域的竞争进入精细化、个性化的运营阶段,通过智能硬件提升学习效率、沉淀用户数据,已成为头部机构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共识。
长远来看,中公教育需持续平衡硬件研发投入与盈利周期,同时探索硬件与课程服务的深度绑定模式。若能在AI内容个性化推荐、学习数据诊断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其硬件战略或将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