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促正酣,直播电商再度成为各大平台的“主战场”。近年来,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激活了消费市场,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近日发布的《直播电商带动产业带高质量就业普惠报告》显示,每增加一个直播电商岗位,平均可带动3.36个涵盖生产、运营、物流等环节的支持岗位。
与此同时,直播销售、带货主播等新职业正受到本科生和高职生的青睐。记者11月11日从麦可思获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最新就业蓝皮书显示,近两年电商相关行业吸引力持续增强,“直播销售”职业首次进入高职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五十名。
麦可思研究负责人谌超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直播销售岗位具有薪资水平较高、专业背景限制较少等特征。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届从事直播销售的本科生和高职生月收入分别为6786元和5695元,均高于全国本科(6199元)及高职(4775元)毕业生平均水平。
电商相关行业人才吸引力持续上升
2022年,“互联网营销师”被纳入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目录,其中增设了“直播销售员”工种。至此,大众熟知的“带货主播”拥有了正式的职业身份。
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直播电商等新兴岗位及其上下游产业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上述最新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与电商产业相关的行业——如互联网平台服务业(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等)和互联网零售业——近三年的就业比例均持续上升,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和互联网零售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1.7%和1.1%,较2022届均提升0.5个百分点。同期,高职毕业生在上述两行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1.9%和1.6%,较2022届分别提高0.6个和1.0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均已进入2024届高职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

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岗位的薪酬增长与满意度提升。谌超表示,不少企业通过提高薪资待遇以吸引优质人才,从而带动从业者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同步提升。
从收入看,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互联网零售业的月收入分别为6682元和6374元,均高于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6199元)。其中,互联网零售业岗位收入连年上涨,较2022届(6000元)增加374元。
2024届高职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4963元)和互联网零售业(4978元)的月收入,同样高于全国高职生平均水平(4775元)。
从就业满意度看,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互联网零售业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8%和77%,其中后者较2022届上升4个百分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提升更为明显,分别达到82%和83%,较2022届分别上升6个和7个百分点。
“带货主播”成热门岗位人才缺口仍大
直播带货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新职业,其中带货主播尤为典型。谌超指出,直播销售岗位不仅薪酬较高,对专业背景限制也较少。
具体来看,2024届本科生和高职生从事直播销售的月收入分别为6786元和5695元,显著高于全国本科(6199元)及高职(4775元)毕业生平均收入水平。本科生主要来自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高职生则集中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整体来看,该岗位对专业背景限制较低,本科与高职从业者的“专业相关度”均为4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73%、高职61%)。

谌超表示,具备沟通表达、应变能力和用户洞察等素养,并拥有持续的直播经验积累,将有助于毕业生在岗位上实现快速成长与职业晋升。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扩张,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而人才缺口同样在扩大。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与快手平台联合发布的《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25年我国直播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941.5万人。
就业蓝皮书数据亦显示,从2023届起,“直播销售人员”已进入高职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五十位职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适应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增长,国内多所高校和高职院校纷纷新增或优化相关专业。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目前全国已有300余所院校开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以提升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