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1 19:07:40 股吧网页版
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回暖 上市公司持续加码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严翠

  经历短期波动后,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11月11日,IDC发布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显著回暖,该季度出货量达到263万台,同比增长17.8%。

  IDC认为,市场动能的恢复,一方面得益于华为、荣耀等厂商的稳定发挥,另一方面也受到各品牌新一代产品集中上市的共同推动。

  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762万台,同比增长14.3%,其中华为市场份额接近70%。

  此前,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曾经历多年高速增长态势,但自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速下滑,该季度同比增长13.7%,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4.6%,2024年第四季度,该市场则首次陷入下滑态势,同比下滑9.5%,不过,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重回增长,同比增长49.3%。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重新回落,达221万台,同比下降14%。

  “预计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接近千万台,延续增长趋势。”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随着技术迭代成熟,此前制约普及的厚重感、结构可靠性等核心痛点已实现突破性解决,叠加影像算法优化、续航技术升级等短板补足,折叠屏手机的产品体验已全面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大屏作为折叠屏手机的核心差异化优势,在生产力和娱乐使用中持续释放场景价值。这种 “一机多用” 的全面性,推动折叠屏手机已完成从 “小众尝鲜” 到 “主流主力机” 的关键跨越。而三折、阔折等创新形态产品,通过差异化外观设计、定制化显示比例,破解当前折叠屏手机市场同质化竞争,形成 “技术迭代 + 形态创新”的双轮驱动格局,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入局。

  “长期来看,随着供应链成熟带来的成本下降、维修保障体系完善,叠加新形态产品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挖掘,折叠屏手机将有力推动行业从存量竞争向创新驱动转型,随着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将成为竞争高端手机市场的关键赛道。”郭天翔说道。

  他同时指出,随着“厚重”这一传统痛点被逐步化解,接下来的新品竞争焦点正转向产品综合体验的完善。未来,如何在实现轻薄形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功能配置与日常使用体验,使其真正成为用户信赖、愿作主力的全能旗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议题。此外,软硬件协同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加强软件适配、结合AI能力拓展使用场景,并有效提升内屏使用率,才能真正释放折叠大屏的交互潜力,为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与实用价值的综合体验。

  产业链方面,记者发现,目前上市公司仍在持续加码这一领域。

  联得装备方面日前表示,公司在折叠屏领域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量产实绩,华为方面,公司与华为展开了直接合作,主要包含屏幕制造及整机组装智能化装备,5G模块生产设备,汽车电机电池组装智能设备等,同时公司也与华为展开了间接合作。

  长信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UTG领域技术储备深厚,向荣耀、OPPO等消费电子头部客户提供UTG 产品。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业务,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正深度协同各消费电子头部客户,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消费电子的产品创新需经历技术攻坚、验证适配等多环节,从开发到规模化落地存在客观周期。

  光弘科技表示,公司具备生产包括折叠屏在内的各种类型智能手机的能力,目前正密切留意客户动态,寻求在相关领域发展和合作的机会。

  宜安科技对投资者表示,公司子公司逸昊金属具备折叠屏铰链结构件生产的能力和实力,并在多款已推向市场销售的品牌机型中得到应用。

  京东方A表示,公司在多年前已推出了三折类产品的柔性AMOLED解决方案,并持续推动新技术在产品端的落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