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欧洲主要指数普遍上涨。截至发稿,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53%,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29%,道指期货涨0.07%。
个股方面,多只绩优股盘前走高,BigBear.ai 盘前大涨15%,Q3收入超预期;火箭公司Rocket Lab 大涨超8%。存储芯片股小幅走低,闪迪跌超1%,该股昨日大涨12%创新高。
中概股部分走高,小鹏汽车、禾赛涨超6%,蔚来涨超4%,小马智行涨超1%。
META美股盘前扩大跌幅,一度跌1.7%。据英国金融时报,Meta Platforms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计划离职创办自己的初创公司。
英伟达盘前跌1.71%,软银集团出售了其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
现货黄金涨0.47%,报4135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涨近1%,现报50.95美元/盎司。比特币下跌1.15%,至105225美元,以太坊价格跌1.31%,至3562.3美元。

美国政府停摆已创下41天的历史纪录,在参议院通过一项由八名中间派民主党人支持的临时拨款法案后,停摆有望最早于周三结束。周一,参议院以 60 比 40 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持续拨款与延期法案》,但该法案仍需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批准。
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他预计该方案将很快获得通过。据共和党和民主党领导层办公室透露,自美国政府停摆开始以来一直未进行投票的众议院预计将于周三审议这项法案。如果获得通过,该法案将提交给特朗普总统签署,而美国总统此前已表示支持该法案。
热点要闻
AI数据中心建设有多“烧钱”?小摩:五年内融资需求或达7万亿美元!
摩根大通的最新分析显示,随着人工智能(AI)巨头企业大举建设数据中心项目,预计未来五年融资需求至少为5万亿美元,最高可能达到7万亿美元。
其中,该行指出,需要发行约1.5万亿美元的投资级债券,并需要从市场其他各个领域获得大量资金。
小摩以Tarek Hamid为首的策略师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写道:“问题不在于‘哪个市场将为人工智能的繁荣提供资金?’相反,问题是‘如何构建融资结构以进入每一个资本市场?’”
他们表示,杠杆融资有望在未来5年内提供约1500亿美元的资金。策略师们补充称,即便有来自投资级和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融资,以及每年高达4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证券化融资,仍然不足以满足需求。
前15次政府停摆后美股必送大礼包!标普500有望冲刺7000点
美国股市今年一路走来,克服了多重障碍,现在又多了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美国政府停摆。自美国政府10月1日停摆以来的40天,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0.6%,随后在政府停摆看似会在几天内结束后,该指数周一大幅上涨。
现在,从历史经验看,这一基准指数有望在节日季之前一路上涨。CFRA首席投资策略师萨姆·斯托瓦尔克整理的数据显示,此前美国政府15次停摆结束后的一个月,标普500指数平均上涨2.3%。这样的涨幅将让这项美国股市基准指数在12月中旬逼近7000点。
美国政府停摆的最新僵局最早可能于本周三(11月12日)结束,此前参议院民主党人同意就一项仍需众议院批准的协议进行全院投票。投资者对紧张局势的缓和表示欢迎,他们猜测美国经济和企业利润受到广泛损害的局面已经得以避免。
现在,投资者的注意力可以重新回到货币政策的路径上——美联储预计将在下个月连续第三次降息——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国际证监会组织警告:金融资产“代币化”或带来新的风险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与主流金融资产挂钩的加密代币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新的风险。目前,金融行业对于“代币化”的利弊仍存在分歧。
所谓“代币化”,是指将股票或债券等现实世界资产,以区块链为基础创建相应的代币。这一概念今年重新引起加密货币爱好者的关注,一些新的代币化产品已通过网络券商向公众出售。
IOSCO的成员涵盖全球几乎所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IOSCO表示,大多数与代币化相关的风险仍属于现有监管框架的范畴,但其底层技术可能引发新的风险与脆弱性。
IOSCO董事会级金融科技工作组主席Tuang Lee Lim表示:“尽管目前的采用仍然有限,但代币化有潜力重塑金融资产的发行、交易和服务方式。”
目前,包括纳斯达克在内的一些主流金融机构正推动代币化业务,但华尔街的其他参与者仍持谨慎态度。
美股聚焦
软银意外清仓英伟达套现逾400亿
在市场对AI概念股高估值的担忧升温之际,日本知名科技投资公司软银集团作出了一项令人意外的举动:清仓了“AI芯片霸主”英伟达股份,套现58亿美元。
软银周二公布了截至9月末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财季利润远超预期,因积极的人工智能投资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软银还表示,其已于10月出售了所持全部英伟达股份,合计约3210万股,总价值约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此次出售未反映在软银第二季度财报中,该公司也未披露出售原因。
对英伟达的股权,加上软银旗下科技投资基金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盈利,助力软银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实现了2.5万亿日元(约合162亿美元)的净利润,远远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182亿日元。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经上涨逾40%。而自2022年ChatGPT推出掀起AI热潮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经涨了逾10倍。一些分析师开始担忧英伟达高估值背后的AI泡沫风险。
Meta据称再现人事震荡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计划离职
据消息人士称,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计划离职,并创办自己的公司。受此消息影响,Meta美股盘前跌超1%。据知情人士透露,杨立昆已告知同事,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开Meta。据悉,杨立昆目前正与潜在投资者进行早期谈判,为其初创公司筹集资金。
杨立昆离职发生在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重新调整AI战略之际。为了与OpenAI和谷歌等竞争对手在AI领域抗衡,扎克伯格正将重点从Meta基础AI研究实验室(FAIR)长期研究方向转向更快速地推出AI模型与产品。
扎克伯格的转向部分是因Meta此前推出的Llama 4模型表现不佳,该模型的性能逊于谷歌、OpenAI和Anthropic的最新产品,而Meta推出的AI聊天机器人也未能获得用户青睐。据悉,杨立昆与扎克伯格在AI发展方向上愈发分歧明显。杨立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扎克伯格视为战略核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虽然“实用”,却永远无法实现人类式的推理规划能力。
当同行陷入“AI烧钱竞赛”,苹果成了科技板块的对冲港湾
当华尔街开始质疑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上的天文数字投入时,曾因AI投入不足而遭批评的苹果公司突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避风港。这家iPhone制造商凭借低资本开支和充裕现金,在科技板块剧烈波动中展现出独特的防御价值。11月11日,据报道,投资者正对OpenAI、Meta和微软等公司在AI领域的巨额支出展开审视,导致这些年内最强势的科技股出现大幅波动。与此同时,苹果的战略定位正被重新评估——它既能通过接入其他公司的模型向数百万用户提供AI功能,又无需承担开发自主能力所需的巨额投资。
上周科技股因AI支出担忧承压时,苹果展现出明显的抗跌性。当其他科技股深陷跌势时,苹果五个交易日几乎持平。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苹果股价上涨31%,远超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及多数科技巨头竞争对手。这种分化在最新财报季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苹果业绩喜忧参半且中国市场收入意外下滑,其股价在财报发布次日仍上涨近3%。相比之下,Meta和微软等"七巨头"成员因巨额资本开支和令人失望的收入展望遭到抛售,Meta股价在10月30日暴跌超11%,创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