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全面迁驻;中国大唐、中国华电总部加快建设;中核集团、中国石油等十余家能源类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相继落地……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以优质服务助力疏解跑出“加速度”,推动能源类央企加快向雄安新区集聚,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凸显、绿色能源产业聚链成势,初步形成了“央企总部+研发基地+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

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大楼。(王伟倩摄)
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能源类央企超100家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在雄安新区集聚。落地雄安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迁移,更是产业链与创新链在雄安的重构与升级。当前,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央企正处在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从单一业务向综合能源服务变革的关键节点。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也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河北华电雄安郊野公园3MW分布式光伏项目是中国华电在雄安新区首个项目,该项目以零碳科普与景观融合为亮点,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停车场、观光车停靠站、园区桥梁、部分公共建筑屋顶等空置资源,在保持郊野公园原有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零碳科普展园、光伏桥、充电桩、光伏座椅等设施。
“截至目前,郊野公园光伏项目累计发电量已突破450万千瓦时,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光伏+’应用场景,为园区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支撑,更实现清洁能源系统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决策周期长是市场化疏解项目必须攻克的难题。”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为高效承接央企,雄安新区积极改革创新市场化疏解对接服务举措,建立常态化央企战略部门恳谈会机制,缩短了市场化疏解项目决策周期。
目前,恳谈会已累计对接近50家央企战略部门,将沟通环节从业务端前置到战略规划端。例如,在首场恳谈会后,中国中煤迅速考察回访,并敲定了在雄安布局业务的一揽子方案——建设中煤雄安科创园、导入二三级子公司及创新业务板块。
此外,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还创新构建“落地—发展—协同”全周期服务体系,集成政策工具,提供能源央企“一站式”落地方案,将分散的疏解、科创、人才政策整合为“能源产业专属政策服务包”,并由跨部门专班提供全流程代办,实现了从“碎片化支持”到“系统性赋能”的转变。
“我们将持续做好要素保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疏解央企在雄安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将继续支持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能源体系,全力打造能源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