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外资企业正在深挖其中的广阔机遇。今年是松下新能源第三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松下新能源中国总括诸桂芳分享了她对中国市场的洞察。
此次松下新能源展出内容一共有三部分。社会设施方面,展示了轨道交通后备电源的项目。松下新能源是全球最早研发、生产镍氢电池的企业之一。诸桂芳强调,镍氢电池具备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所以在逐步替代轨道交通现在在用的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标准模组电池还可以灵活组合,快速满足企业多样的需求。
二是特殊动力电池,专门为小型挖掘机、叉车等小型动力设备打造了48V锂离子电池模组。这种电池模组可以在严苛的工况、地面环境比较恶劣时保持性能稳定。标准化的模块设计可以为企业简化设备安装,后期维护保养更省心,助力设备高效升级。
除了电池产品,电助力自行车也被搬上展台。诸桂芳表示,松下电助力自行车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靠前,这次在进博会上亮相的是通勤车型,比较小巧,续航也比较久。进博会上的观众对电助力自行车比较感兴趣,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绿色出行。
逐鹿新能源市场
当下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但诸桂芳认为,竞争不是坏事,本质上是逼着大家不断创新。
松下新能源在全球有21个据点,电池产品布局广泛,涵盖车载电池、民生产业类电池,还有一些涉及能源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电池产品。从全球产品布局来看,车载电池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而在涉及民生产业和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相关的电池,中国区是主要基地。
现在松下新能源的中国电池业务主要还是面向民生和医疗领域,未来她希望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她表示,未来的技术趋势,既包含新型电池研发,也包括材料创新领域,松下新能源会聚焦高容量、高安全、高倍率技术的攻坚突破,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诸桂芳还看好AI时代的新机遇,松下新能源目前主要布局机器人电控电池产品,机器人对电池的要求很高,需要瞬间去完成很多动作。
此外,AI也可以助力提高生产效率。松下信息系统子公司会和工厂端进行充分联合,适时匹配工厂使用的工程管理系统,通过AI进行更新优化。
在设备开发、工程管理过程中,诸桂芳透露,目前90%以上都是电子化的。电子化之后,数据不是靠人工采集,而是靠系统采集,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去做品质的预兆管理,通过预兆管理提前发现流程上的变化点,然后及时干预。
中日优势联合打造产品竞争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博采众长成为制胜关键。
诸桂芳表示,日本一直在致力于前沿技术的开发,在电池材料、电池产品上有很多专利成果,松下在新能源电池领域领先已有30年历史。但现在市场变化、技术迭代很快,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企业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以此为基点,日本和中国的技术充分联合,推进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快速联动,将市场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商品开发上,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确保产品在技术和性能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松下新能源无锡和苏州两家公司已经深耕中国25年,在国内新能源行业起步较早。诸桂芳表示,中国市场始终是核心的发展主场,25年来,我们秉承了日本在品质、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优秀DNA,同时也有中国“接地气”的现代化管理经验。现在,松下新能源逐步将日本生产、研发、销售的核心机能同步至中国,中国是民生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目前松下苏州和无锡工厂生产的电池90%以上都出口至海外市场。诸桂芳表示,中国技术团队沉淀了25年,拥有非常深厚的技术开发经验,未来希望把中国的经验推广到全球,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