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年引发最大争议的私有化交易,被指“报价过低”的丰田汽车收购丰田自动织机交易,引来华尔街“秃鹰”资本埃利奥特基金下场。
丰田自动织机周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首次亮相十大股东的埃利奥特基金持有979.5万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达到3.26%,成为公司第六大股东。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埃利奥特后续进一步增持股票,持股比例已经上升到5%左右。

作为背景,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与丰田不动产牵头提出私有化要约,拟以每股1.63万日元收购丰田自动织机,交易价值达到4.7万亿日元。
代表着资管规模超40万亿美元投资者的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随即发声抨击,称该交易缺乏透明度且估值偏低。交易价值距媒体报道前的价格仅溢价23%,低于日本管理层收购的平均44%溢价水平。
该协会警告称,这笔交易将成为“日本公司治理改革公信力的一次公投”。
与此同时,由于交易各方都姓“丰田”,外界也没太指望丰田家族会改变做法。
历史上,丰田自动织机由丰田集团的创办人丰田佐吉于1926年设立,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在公司内部创立汽车部门,并于1937年拆分成立丰田汽车。所以日本企业交叉持股的情况在这里尤为典型:丰田汽车是丰田自动织机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4.66%,而丰田自动织机也持有丰田汽车、电装、丰田通商、爱信精机等公司的股份。
为了促成交易,必须有至少42%的丰田自动织机股份被交割。然而丰田集团的“自己人”电装、爱信精机和丰田通商合计持有超过10%的股份,这笔交易将他们视作“独立少数股东”。
出手建仓后,埃利奥特也在周二发布声明,强调这项拟议交易严重低估了丰田工业的价值,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也未能遵循适当的公司治理规范。

丰田自动织机周二回应称,公司正持续与包括埃利奥特在内的股东进行沟通。
东海东京智库(Tokai Tokyo Intelligence Lab)高级分析师金井健司表示,目前公开收购(TOB)价格被上调的可能性依然较低。他进一步指出:“埃利奥特大概也明白,仅仅取得不到5%的股份意义不大,因此不排除它会进一步增持,或者呼吁与其他持有相似想法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联动,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随着埃利奥特建仓消息传出,丰田自动织机周二上涨1.77%,报17250日元,已经超越丰田家族的私有化报价。

当然,这也不是埃利奥特第一次挑战日本大型企业。该基金曾在取得软银集团、东京燃气、住友不动产等日本大企业股份后,曾要求公司回购自家股票或出售资产等改善股东回报,并在部分事项上赢得妥协。外界也将密切关注丰田家族这次如何应对。
对丰田自动织机的要约收购原本定于12月上旬开始,但丰田不动产上个月宣布推迟到明年2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