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大牛股上纬新材11点20分左右直线拉升,午后“20CM”涨停,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863.8%。
消息面上,11时11分,微信公众号“智元上纬”发布两张图片,图片内容为人形机器人,分别配有文字“大有可为”和“敬观其变”。其中,第一张图片标有数字1.88,似乎预示着这将是1.88米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图片来源:智元上纬微信公众号
该微信公众号主体正是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微信公众号的首篇推文。当日下午,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即“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纬新材独立开展具身智能业务,不是联合智元开展。”
智元机器人受邓泰华实际控制,而上纬新材实控人同样为邓泰华。两家公司均开展具身智能业务,是否构成同业竞争?
对此,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幺博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并不是(同一)实控人就能直接认定同业竞争。”
11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应用场景不同,确保与关联方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实质同业竞争。
上纬新材也要做机器人?
从智元上纬微信公众号和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的回复来看,上纬新材正欲拓展具身智能业务。
目前,上纬新材实控人为邓泰华,其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是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
智元机器人也受邓泰华实际控制。通过直接持股以及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邓泰华通过桑蓬(上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蓬翼(上海)机器人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兴夙(上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管鲍(上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智元机器人56.40%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24日披露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动公告中,上纬新材表示,邓泰华已作出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确保公司经营独立性。
是否构成同业竞争?
对于上纬新材拓展具身智能业务是否构成同业竞争的问题,11月11日下午,记者咨询了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不过并未收到回复。同日,记者致电上纬新材董秘办公室,但未能接通。
关于是否构成同业竞争,中国证监会曾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相关适用意见。该意见显示,同业竞争的“同业”是指竞争方从事与发行人主营业务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
核查是否构成“竞争”时,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结合相关企业历史沿革、资产、人员、主营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服务的具体特点、技术、商标商号、客户、供应商)等方面与发行人的关系,以及业务是否有替代性、竞争性,是否有利益冲突、是否在同一市场范围内销售等。
上纬新材此前公告称,公司发函向公司收购人暨控股股东智元恒岳及实际控制人邓泰华核实,截至目前,收购方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不存在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明确重组计划。截至目前,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即智元机器人)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11月4日,上纬新材也公告表示,董事会换届选举后,公司将在不存在与关联方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实质同业竞争的前提下,在不存在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的前提下,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业务,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公司在人员、资产、业务、机构、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
11日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至11月11日累计上涨1573.52%,短期涨幅显著高于相关指数涨幅,存在随时快速下跌的风险。
公司于近期开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处于产品开发阶段,尚未实现量产及规模化销售,相关业务尚未形成营收及利润,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业绩产生正向影响。公司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应用场景不同,确保与关联方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实质同业竞争。
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