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二次上市吧!这曾经较为“冷僻”的资本选择正逐渐在境内上市公司中掀起一股小浪潮。
德科立(688205)11月11日晚间公告,拟启动境外发行股份(S股)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公司表示,此次S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
具体而言,此举将进一步增强德科立境外融资能力,拓展国际资本平台,全面提升资本实力、全球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创板公司启动S股上市
目前,德科立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S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本次S股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作为一家在科创板IPO仅三年的上市公司,德科立不选择大部分内地公司更“青睐”的港股,而是将目光投向新加坡,这背后既反映了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也揭示了新交所在吸引中国科技企业方面的独特优势。
“与港股相比,新加坡交易所在吸引特定行业和区域战略布局的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位长期负责吸引境内企业赴新加坡IPO的投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分析,“首先,新加坡上市流程相对简化,特别是对于已经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企业;其次,税收优惠和监管灵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再次,从战略布局角度看,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和科技中心,更契合有意拓展这方面市场的公司的需求。”
德科立选择此时推进S股上市计划,或与其当前的经营业绩和战略转型密切相关。
财务数据显示,德科立的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8.6%;但归母净利润仅为0.4亿元,同比减少47.4%。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7.4%,同比减少5.5个百分点。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德科立仍有不少业务亮点,如公司的DCI业务正加速增长。随着大模型参数量持续上升,跨数据中心互联的分布式算力集群逐步成为主流架构,公司在这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德科立前瞻布局的OCS光交换机也显示出良好前景。公司已推出交换速率达微秒级和纳秒级样机,2024年已获得千万元级别的样机订单。有资料显示,公司在泰国建设的生产基地有望在2025年四季度开始投产,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全球交付能力。
基于此,德科立此时筹划S股上市,也是应对市场环境与支撑战略发展的双重需要。
从资金需求角度看,公司泰国生产基地建设、DCI产能扩张及OCS光交换机研发都需要持续投入。二次上市可为这些项目提供更为便捷的国际融资渠道;从市场布局角度看,新交所上市将直接提升德科立在东南亚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业务拓展能力。
新加坡资本市场吸引力日益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德科立并非首家选择在新交所二次上市的中国企业。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市场潜力日益显现,多家中国上市公司前瞻布局新加坡资本市场,有的甚至“弃港奔新”。
例如,在港股上市的康哲药业于2025年7月15日成功在新交所主板完成第二上市。康哲药业主席兼行政总裁林刚表示,过去三年,公司已在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地区及中东累计投资超过1亿美元。
又如,在沪市上市的海南华铁2025年6月4日公告,为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全面推动东南亚等海外智算中心的落地及原有业务的全球化,加速实施算力出海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正筹划通过境外发行S股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纵览这些公司的公告可知,S股发行不仅是一个融资过程,更是它们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新交所目前已聚集约100家中国上市企业,行业集中在医疗、新能源、科技等领域。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业务存在东南亚布局或全球化拓展需求,追求融资渠道多元化,且所属行业契合新加坡资本市场的估值偏好。
而今德科立的赴新上市计划,标志着科创板企业境外上市路径从“港股为主”向“多市场选择”的转变。
在全球资本格局重构与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对上市地的选择不再是简单的“成本对比”,而是与业务布局、估值逻辑、风险对冲深度绑定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