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雪球出品的投资类专业对话栏目《方略》第三季第一期中,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与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进行了深入对话。
据公开资料,段永平早年创建了步步高、小霸王游戏机等知名品牌,此后转型成为投资人,早年投资了网易,近年还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也是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第一个中国人。今年以来,他多次表达对白酒板块的看好,而此次对话中,他不仅系统阐述了个人投资经历、理念形成、核心持仓逻辑,以及对企业文化与价值投资的理解,还直言“错过AI不合适”。
投资起点:从经营者到投资者的转变
段永平在对话中坦言,投资之路源于退休后的好奇探索。早年作为企业经营者,他熟悉商业运行的本质,但初入资本市场时并不理解所谓“技术分析”。直到阅读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他才受到启发:“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让他突然意识到,投资的核心不是研究股价曲线,而是理解企业本身。这一思路成为他日后投资哲学的根基。
他认为,懂得企业运作至关重要,“不懂生意的人很难做好投资”。投资的简单之处在于“买公司”,但真正的难处是看懂公司,看懂生意,看懂未来的现金流。
谈及集中持仓的投资策略,段永平引用巴菲特和芒格的“打孔机”比喻:一生仅能打20个孔,代表最多只能重仓20家公司。他称自己尚未用完这些“孔”,目前真正重仓投资的公司不过十家左右,其中包括早年投资的网易、阿里、苹果、腾讯、茅台等。
对段永平而言,投资并非大量分散配置,而是对少数企业的深入理解和长期持有。
不过,段永平强调,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并不如表面那样简单。真正做到理解的投资者极少,“能有1%的人真正懂这句话就了不起”。在他看来,“看懂公司”需要深刻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文化与现金流逻辑。
他以网易投资为例透露,自己当年选择网易源于两个因素:团队对游戏的热爱以及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当时它的现金比市值还高,我觉得风险不大。结果这笔投资六个月涨了二十倍。但即使如此,我仍不敢说完全看懂网易,要是真懂,我应该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关于苹果:长期价值与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是段永平多年来持续持有的核心资产之一。在此次对话中,段永平表示,苹果的价值不仅源自产品,也在于其企业文化。“他们用户导向做得很好,非常在乎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不为生意而生意。这种文化使得苹果在面对市场诱惑时能保持克制,例如推迟大屏手机和放弃造车项目。”
他特别强调,苹果不为短期利润牺牲长期价值,这种坚守成为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在段永平看来,企业的成长更多取决于能否避免错误,“三十年下来,小小的差别可能就是巨大的差距”。
不过,谈及当前苹果的股价,段永平表示,“不便宜”。
对苹果的投资回报率,他说:“要看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如果把钱存在银行拿利息,不如买苹果;但如果你有机会拿到更高收益,那苹果当前估值就不算有吸引力。”
投资英伟达:不应该错过AI发展浪潮
谈及英伟达的投资,段永平很坦诚。他表示,自己以前以为英伟达所在行业是个高度变化的领域,但后来研究发现这类公司确实存在极强的竞争力。“我也非常欣赏黄仁勋,他十多年前讲的东西与如今讲的一样,所以我觉得AI这个东西至少要掺和一下,完全错过了,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段永平还称,AI是一个有需求的产业,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其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