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预售的进一步提前,带动10月份快递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据国家邮政局11月10日公布的《2025年10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经测算,2025年10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75.5,同比提升2.4%。其中,发展规模指数为616.4,同比提升5.6%。预计10月份快递业务量将同比增长7%左右,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5%左右。10月份,快递行业旺季特征逐步显现,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假期重合,假期过后,很多电商平台提前启动了‘双11’预售,10月份,快递业务量一直维持在高位,提前迎来了一场‘双11’预考。”深圳市优品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李鹏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看来,10月份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关键推手是电商大促周期的拉长。超长周期的促销活动让订单量提前释放。此外,企业备货前置,也进一步推动了快递业务高峰的提前到来。
《报告》显示,10月上旬,快递企业积极拓展服务空间,满足假日期间特产、生鲜寄递需求。其中,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共计处理快递包裹72.31亿件,日均处理量超9亿件。10月中下旬,快递企业深化与电商协同发展,为电商大促提供有力保障,日均快递业务量达6亿件左右。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一是快递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如分拣中心、运输车辆升级,提升处理效率;二是科技应用广泛,智能分拣、路径优化等技术减少错误和延误;三是服务标准提高,企业注重培训管理和客户反馈机制,优化末端配送体验;四是行业竞争加剧,倒逼企业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赢得市场。”
林先平认为,这也是快递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一方面,规模增长为服务升级提供了资金和场景支撑。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优化中转、增设末端门店等措施改善体验,实现了规模和服务质效的提升。
为有效应对旺季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快递企业在提前进行场地、设备、车辆等基础设施准备和升级的同时,也持续推动科技赋能,不断加大智能设备、无人设备的投入和应用。
“快递企业加大智能设备和无人设备的投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技术能显著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例如,自动化分拣系统加快处理速度,无人机和无人车拓展配送范围。同时,科技投入有助于应对旺季高峰,减少爆仓和延误,提升服务稳定性。”付一夫表示,长期来看,智能化转型将推动快递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并适应未来物流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