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向各家基金管理人征求意见。10月底以来,针对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改革,监管层已“三箭齐发”。从发布征求意见稿,到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下发,再到规范主题投资基金的管理,既重塑了公募基金行业的价值标尺,也强化了对基金投资运作的全链条管理。
规范命名主题投资基金需建立风格库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的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各家基金管理人需要在11月15日之前提交反馈。
《指引》对主题投资基金的命名进行了明确规范。具体来看,主题投资基金的名称应当明示投资方向,并与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一致,不得出现名实不符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应当以可识别、可量化的方式约定投资风格、投资范围和风格库入库标准,清晰界定基金名称所示的投资方向,界定范围应当符合市场基本常识和普遍认知,不得使用笼统、含糊的表述方式。
同时,主题投资基金应当建立风格库,将符合特定投资方向的证券纳入风格库管理。风格库的入库标准应当与投资方向直接相关,优先以政府机关等权威机构、第三方机构发布数据或市场公开数据为依据。
针对不同投资方向的主题投资基金有相应的要求。其中,主题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为特定市值的,应当以证券达到总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的具体金额或市场占比区间作为风格库入库标准;投资方向为行业的,应当优先选用可从公开渠道获取的第三方估值基准服务机构、金融研究机构、金融资讯机构发布的行业分类作为风格库入库标准;投资方向为主题或投资策略且以宏观经济指标作为风格库入库标准的,应当优先选取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参考指标。
过往,不少主题基金押注单一赛道,导致净值波动相对剧烈。《指引》提出,主题投资基金的投资风格应当符合组合管理、分散投资、长期投资的基本原则,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主题投资基金投资集中度的内部管理制度,投资集中度不得过高,避免高比例投向投资方向中的单一细分行业或领域。
加强管理明确管理人和托管人职责
针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所承担的责任,《指引》给出了明确规定。就基金管理人而言,应当建立健全主题投资基金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贯穿产品设计、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的全链条管理制度。
具体来看,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主题投资基金的投资风格管理,持续跟踪、评估主题投资基金的风格稳定性,对严重偏离投资方向、投资集中度过高的情形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基金投资管理合规运作。同时,基金管理人应当确保研究人员和合规风控人员的独立性,加强对基金经理投资交易行为的监控、分析和评估,将严重偏离投资方向、投资集中度过高的情形纳入负面考核指标。
此外,基金管理人应当按基金合同约定的更新频率主动、及时将风格库发送给基金托管人,并及时处理基金托管人发送的提示信息,保证风格库真实、完整、准确。
《指引》也强化了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能。基金托管人应当建立健全对主题投资基金的投资监督机制,明确对基金风格库的监控标准及程序。具体来看,基金托管人应当对主题投资基金的合同与招募说明书的内容加强审查,确保投资方向、投资风格、投资范围、风格库入库标准的表述清晰、明确。
基金托管人在收到风格库后五个交易日内对风格库入库证券是否符合基金合同相关约定进行审查,发现与基金合同约定不一致的,及时向基金管理人核实,可要求其补充相关说明。基金托管人应当对逾期未发送风格库的基金管理人进行提示。
三箭齐发重塑公募行业价值标尺
事实上,近半个月来,针对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改革已“三箭齐发”,直指行业痼疾。10月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作用,业绩比较基准应当体现基金合同约定的核心要素和投资风格,一经选定则不得随意变更。并且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全流程内控机制,提高内部决策层级,确保投资风格稳定性。同时,发挥业绩比较基准的评价作用,规范薪酬考核、基金销售、基金评价等对业绩比较基准的使用要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同步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展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具体操作规范。
11月4日,《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运作说明(征求意见稿)》下发给基金管理人。据悉,基准库现阶段主要纳入股票指数。其中,一类库有69只指数入选,纳入市场表征性强、认可度高的指数,鼓励基金管理人在开发主动管理型基金时规范选取和使用,提高产品间业绩的可比性;二类库有72只指数入选,兼顾创新和差异化,纳入具有一定使用频率、市值容量较大的指数。
此次《指引》的下发,规范了主题投资基金的管理,严控基金风格漂移问题,同时遏制赛道型押注式基金的无序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改革的体系。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后续各项规则的落地执行,公募基金的投资方向将更清晰、运作将更均衡稳定,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