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奋进新征程”,全面展望新形势下的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首日主论坛吸引超4000人现场参会。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表示,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市场制度与生态的不断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
在邹迎光看来,“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首先,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有望带来外部破局的新契机;其次,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最后,从制度环境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
“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分析师裘翔说,A股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十五五”期间,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持续走强的基础。
从市场流动性看,裘翔认为,在多重机制影响下,A股市场整体波动率将步入长期下降趋势。一方面,居民存款会间接地以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产品形态入市,推动固收+、量化、多策略私募基金平台等产品的增长天花板不断被抬高,这些策略相较传统的比拼相对收益的策略,更容易提高市场内生稳定性,降低市场整体波动;另一方面,在自媒体和短视频时代,个人投资者面对的舆论环境更加多元,抑制了群体性亢奋的高度,群体效应带来的单边市场影响在弱化。
从行业配置看,裘翔认为,2026年有三大线索值得重视:一是资源与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带动利润率持续抬升,包括有色、化工和新能源行业;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包括机械、创新药、电力设备、军工行业;三是未来科技板块的新一轮系统性行情,高度依赖新的应用变化打开商业化想象空间,具体到AI产业,需要新的应用拓宽AI商业化场景,从而延续科技板块趋势,重点关注半导体、算力、端侧硬件、AI应用方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考虑基数因素及政策节奏,2026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明明预计,2026年财政支出将保持温和扩张,地方化债稳步推进下地方政府财力将有所改善,政策层面对于经济的支持和提振作用也将延续。
经济结构方面,明明判断,2026年经济增长仍以生产驱动为主,外需与内需或趋于均衡。政策应对方面,明明预计,2026年财政政策或温和扩张,新增专项债额度进一步提升且用于项目建设的比例提高。货币政策上,随着新利率走廊框架基本完成,央行对资金利率的掌控力度增加。中美利差限制有望减弱,我国的宽松货币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后续降准降息仍存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持续发力,央行将继续进行国债买卖。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表示,“十五五”时期产业政策或在以“反内卷”重塑制造业利润增长的基础上,推动各类要素向制造业汇聚,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畅通企业从科技创新到利润增长的正向循环,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正面示范效应。与此同时,政策重心将从之前聚焦供给端逐步更多向需求端平衡,在服务消费、新兴产业投资等新动能带动下,内需对GDP的贡献有望稳步提升,服务消费将成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