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冯方)近段时间以来,创新药板块有所回调。对此,长城医药产业基金经理梁福睿向央广财经记者指出,市场预期与产业实际存在一定偏离、部分资金兑现收益诉求较为强烈等因素加大了板块回调压力。展望未来,梁福睿认为,预计后续创新药板块的波动率将逐步收敛,整体走势有望更趋良性。
谈及最近创新药板块回调,梁福睿表示,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市场预期与产业实际存在一定偏离。今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行情主要由BD(商务拓展)逻辑驱动,该逻辑本身具有合理性,但二级市场是以日为单位来跟踪BD进展,而产业端的实际推进节奏很难匹配这一高频预期。同时,以短期博弈BD预期为主的资金,多具有事件驱动属性和短期兑现特征;叠加三季度TMT板块热度攀升,创新药行业BD交易相对平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对短期未落地BD事件的兑现压力,具体表现为“BD预期短期未落地则卖出、BD落地后因利好兑现而离场”,客观上加剧了筹码博弈,导致行情回调。
另一方面,在上半年创新药板块普涨行情背景下,部分资金兑现收益的诉求较为强烈,且其中诸多个股市值已经脱离基本面价值,加剧了创新药板块的回调压力。
从今年三季报看,梁福睿分析称,相较而言,更具刚需属性的创新药板块收入环比加速放量,部分仿制药公司业绩呈现拐点,而CXO公司整体订单复苏但利润率仍待明确修复。在此结果基础上,相对更看好后续有商业化销售的创新药、仿转创个股的报表改善。
梁福睿认为,目前对于创新药板块的业绩贡献,最关键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品力、商业化能力、研发和销售的体系化协同、BD出海合作。他提到,根据公开信息,近日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符合市场预期,商保进展积极,国内创新药市场空间仍具潜力。同时,已实现授权出海的创新药管线有望通过海外跨国公司三季报及海外临床数据更新进一步明确其海外市场空间。根据过往海外跨国公司的工作节奏,圣诞节前通常是BD交易活跃期,而当前资本市场对BD交易事件的关注点正从“短期事件驱动”逐渐转向“长期基本面兑现”,预计后续创新药板块的波动率将逐步收敛,整体走势有望更趋良性。
梁福睿进一步表示,未来一年,随着重磅产品的数据不断读出,大适应症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会不断加剧,创新药管线可能进入“缩圈阶段”,最终形成适应症产品突破与竞争格局逐渐清晰的态势,胜出的创新药企估值有望持续提升,而落后的创新药企则可能面临调整。此外,后续需警惕临床数据的竞争风险、适应症产品格局恶化风险,以及海外跨国公司因战略调整导致的管线退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