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研报表示,生物医药行业2026年依旧推荐哑铃策略。一方面,看好医疗科技进取属性。除创新药的突破与国际化外,AI+医疗的发展同样可圈可点。大模型应用普及化阶段,算法算力优化加速AI在各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发展迅速,AI+医疗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需看到传统板块的防守属性。在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下,医药国企也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
全文如下
中金2026年展望 | 生物医药:创新主旋律,出海与商保破局
中金研究
医保不足抑制内需,流动性宽松利好创新类资产,AI发展赋能医药产业。我们2026依旧推荐哑铃策略,创新药产业发展与出海趋势明确,带来上下游产业链机会同时,也给其他品类带来启示;传统分红蓝筹是医药行业投资压舱石。
摘要
创新出海趋势明确,药品先行器械等同样可期。药审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在国内工程师红利、丰富临床资源和支持性政策多方加持下,中国创新药产业已进入2.0时代,由“引进模仿”转向“创新输出”,license out和new co等形式证明中国创新药正在不断国际化。创新药的发展与投融资数据改善背景下,CXO及上游进入下轮周期。我们认为器械等其他品类出海也值得期待。
内需偏弱逐步好转,商保突破带来支付矛盾缓和。2023年开始的医疗反腐经历1年集中整治,2024年进入常态化,我们认为2025年对行业影响逐步缓和;反内卷相关政策的提出,在生物医药行业也在药品集采层面有所体现,第一批仿制药集采的价格锚点有所松动,不再唯低价是取。多元支付体系的尝试,商业保险的呼声不断。政策冲击区域缓和,内需短期偏弱但在好转。
哑铃策略2026年同样适用,科技进取+传统防守。一方面,看好医疗科技进取属性。除创新药的突破与国际化外,AI+医疗的发展同样可圈可点。大模型应用普及化阶段,算法算力优化加速AI在各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发展迅速,AI+医疗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需看到传统板块的防守属性。在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下,医药国企也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
风险
研发失败,商业化不及预期,集采降价超预期,海外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