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翟卓、郝菁、王钊)从厚度只有发丝直径1/4却难以撕破的新能源膜,到最快三个月便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生物降解膜,再到能够大幅提升食品保质期的功能膜材,中仑新材已逐步成长为新型膜材细分领域的全球“隐形冠军”。
面向未来,中仑新材董事长杨清金表示,将坚守创新等核心竞争力,围绕新兴领域加码研发,在努力提升盈利水平的同时助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从三大核心竞争力看“隐形冠军”长成记
根据行业自律组织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中仑新材子公司厦门长塑的聚酰胺双向拉伸薄膜产品已连续多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
但就在三十多年前,中仑新材还只是一家从事普通材料贸易的初创企业,谈及快速成长的秘诀,杨清金将其归纳为自主创新、产业链运营以及全球化战略布局三大能力。
首先从创新看,回顾创业初期,国内材料技术还相对落后,杨清金决心做中国自己的新材料。2012年,他带领团队正式进军聚酰胺(PA)领域,狠抓科技创新。
而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了“产、学、研、用”四大创新引擎,不仅相继推出PHA锂电膜、EHA超高阻隔膜等系列新型特种膜材,还成为全球极少数同时掌握第二代到第五代膜材科技的企业。
其次在运营方面,在原材料领域取得一定积累后,中仑新材又将目光转移到整个产业链,并率先打造了从上游原材料PA6到下游功能性膜材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一体化产业链。
“一体化运营不仅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还显著提升了上下游创新频率和效率。以泉州生产基地为例,BOPA产线与PA6生产基地毗邻而建,产业‘隔墙效应’明显。”杨清金说。
最后在全球化方面,公司已布局厦门、泉州、印尼三大生产基地,搭建了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和全球研发平台。
目前,中仑新材的销售范围已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区域;不仅与安姆科、蒙迪集团、Winpak公司等大型国际企业建立合作,还成功进入比亚迪、宁德新能源、孚能科技、欣旺达、联合利华、宝洁等终端品牌供应体系。
今年上半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比例已达约53.4%,较去年全年提高9.2个百分点。
瞄准新能源领域打造业绩新增长极
除作为基本盘的功能性BOPA膜材外,中仑新材还持续发力,探索新能源膜材领域,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型BOPA膜材的毛利率已突破50%,达51.29%,较去年同期提高6.35个百分点。
以盈利主要贡献产品PHA锂电膜为例,作为软包锂电池铝塑膜的核心材料,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且伴随下游行业发展,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据EVTank数据,2024年全球铝塑膜出货量达4.5亿平米,预计2030年将增至13.9亿平米,对应市场规模达160.7亿元。而作为全球锂电池产销核心市场,我国铝塑膜国产化率约60.3%,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PHA锂电膜对拉伸工艺、材料配方、核心性能指标要求极高,曾是国产替代的难点领域,通过持续攻关,我们不仅实现了稳定量产,更使其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已成为除日本厂商外铝塑膜用尼龙层的主要供应商。”杨清金说。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快速扩容,超薄型BOPP电容膜的市场潜力也逐步释放,但却因技术门槛较高而出现高端产能供不应求情况。
为更好把握市场需求,公司提前布局产能,于去年9月签约投资25亿元建设新能源膜材项目,其中包括数条BOPP新能源膜材产线。据介绍,该项目已于今年11月正式投产,生产线宽幅达到6.4米,是当前新能源超薄电容膜领域宽幅领先的BOPP生产线。
“目前该产品已收到多家客户的订单,既能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新的支撑,也有望有效填补国内超薄电容膜市场的供给缺口,加速相关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杨清金说。
储备技术扩容产能蓄势迎接“深蹲起跳”
杨清金表示,当前,受全球宏观经济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影响,市场需求面临挑战,消费者信心趋于保守,在此背景下,公司业绩短期面临一定的压力而呈现阶段性调整,我们通过积极应对、夯实内功,目前业绩迎来向上拐点,已呈增长态势。
如在研发投入方面,近三年中仑新材合计支出超2亿元,目前共取得专利授权224项,其中发明专利99项,覆盖从基础材料配方到工艺装备的全链条。
“如何平衡长期技术储备与短期商业化压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中仑新材始终将技术储备视为打开未来增长空间的关键。”杨清金说。
据其介绍,依托“探索一代、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的产品开发模式,丰富的研发团队、持续加大的创新投入以及全球的营销网络,已成为中仑新材不断瞄准市场空白进行产品创新与技术储备的底气。
例如在没有先例可循的背景下,公司历时2年努力终于在上半年率先推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正是技术的提前布局,我们才能在新兴产业需求爆发期,快速推进产品产业化,抢占市场先机。”杨清金说。
在产能储备方面,公司首个海外基地——印尼生产基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很快将实现投产。该基地建成后有望成为东南亚地区规模领先的BOPA生产基地,在更好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的同时辐射欧美市场。
杨清金还透露,印尼生产基地是中仑产能出海的第一步,目前还在考虑在德国等欧美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并搭建全球先进的材料研发平台,来匹配海外市场需求。
“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围绕新能源、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码研发,在巩固技术优势的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差异化市场策略提升盈利水平,最终实现技术创新力与市场盈利能力的可持续增长。”杨清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