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11:34:01 股吧网页版
自然资源部: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

  国家将加大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增储上产目标。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号,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今天的《学习时报》发表题为《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的署名文章。

  文章表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处于上升期、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处于调整期、矿业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处于转型期、外部环境处于不稳定期。“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全方位夯实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根基。

  许大纯表示,当前,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资源安全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是最基本的安全需求之一。”许大纯说,我国是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部分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供应链韧性有待加强。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外部环境,使得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唯有将能源资源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行稳致远。

  他表示,大力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勘查精度、开采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加国内能源资源供给的韧性、弹性和可持续性,是有效对冲外部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内在需要,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国之大者”。

  在谈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时,许大纯表示,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密不可分。传统的粗放式开发模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引发地表塌陷、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存在差距。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他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和严格监管,牵引和倒逼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强化共伴生、低品位矿综合利用,推动尾矿废石综合回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矿产开发活动融入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矿业发展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推进。许大纯介绍,全国自然资源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构建“央地企”协调联动、“找评攻”一体化推进的找矿突破新机制,加大科技、人才、装备协同保障力度,在重点成矿区带部署实施一系列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项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取得重大突破,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重要矿产资源保障年限得以稳定甚至延长,为资源安全提供了接续空间。截至目前,绝大多数战略性矿种已完成全国“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许大纯同时表示,我国矿产资源禀赋总体欠佳,复杂难利用资源占比高,矿业领域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仍需完善,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依然任重道远。

  他表示,自然资源部将强化法治政策保障,构建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谋划好“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科学设定找矿增储、开发上产、综合利用等目标任务,科学谋划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强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建设,加快形成新的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基地。

  许大纯表示,将加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增储上产目标。科学谋划和深入推进“十五五”期间找矿突破行动,加强“央地企”协调联动,拓展找矿空间。聚焦战略性矿产,突出紧缺和大宗优势矿产,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潜力评价,拓展勘查区块来源。完善找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深部、边部“就矿找矿”。

  同时,集中力量攻克透视地球、探测资源、绿色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加快实现国产关键设备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实现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