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到底要装多少个银行App?”最近,“银行App迎来关停潮”冲上热搜。多家银行宣布关停旗下部分App,其中既有国有大行,同时也不乏头部城商行。主要集中于信用卡与直销银行两个领域。
“银行App太多了”
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公众号此前发布公告,宣布逐步关停“缤纷生活”App,并将其全部功能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中国银行也成为首家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的国有大行。
除了中国银行外,近两年来,还有多家中小银行陆续整合旗下信用卡App。今年3月31日,北京农商银行关停旗下“凤凰信用卡”App,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去年12月30日起,“渤海银行信用卡”App正式停止服务,相应功能也迁移至“渤海银行”App信用卡板块内。
在很多人看来,银行App的高存量是其关停潮的重要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备案自律管理情况通报,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累计有836家机构的2664款移动金融App完成备案,相当于平均每一家金融机构有3.18个App。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对于银行来说,多一个App就意味着多一个入口,而这可能转化为更多交易——无论是直销银行的无网点、高收益,还是信用卡的低门槛、多权益,目的都是利用流量红利来深度开拓市场。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也在网络上迎来了热议。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银行App太多了”的吐槽超过了1万条。网民在支持关停的同时,明确提出两大核心诉求:一是“一个银行一个高质量App”,反对功能拆分。
“不少银行App功能单一、占用内存不说,操作也较为烦琐,不同业务需要在多个App之间跳转。在部分银行,用户查账单要装信用卡App,买理财又需要回到手机银行,登录密码、资产信息难以同步,有时办一笔跨业务的小额缴费也要在两App间复制卡号。”对于银行密集关停整合App的操作,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有的人更是直言“早该这样了”,有的认为“每个银行有一个App就行了”。
比拼服务才是正确方向
这场银行App整合潮的本质,也是银行业告别“数字化焦虑”后的理性回归。
“App的‘野蛮生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合规成本高等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独立App运维成本高,而用户活跃度持续下滑,叠加信用卡增长见顶,使得原有的高风险粗放模式难以为继。此外,用户普遍反感多端切换、重复注册,整合为统一入口已成为提升体验的必然选择。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也让原本犹豫的银行加速了整合步伐。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不再以数量和功能堆叠来展示‘进步’,而是把效率和体验放到更关键位置。毕竟,只有让操作更轻便、流程更顺畅,银行数字化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有业内评论指出,未来银行的竞争应该不在于谁的App更多,而在于谁能更高效地理解用户、服务用户。“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不再是追随互联网的形态,而是回归金融服务的本质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