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广州港(601228)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11.63亿元,同比增长11.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48亿元,同比下降9.20%;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2.53亿元,同比增长3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6亿元,同比下降9.41%。
资料显示,广州港是广州港公共码头的经营主体和华南地区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码头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集装箱、石油化工、煤矿、钢材、粮食、汽车等货物装卸、仓储及拖轮、理货、短驳等配套服务和全程物流、贸易、船舶、铁路等供应链综合服务。
据介绍,广州港沿广州珠江两岸至出海口依次分布有黄埔、新沙、南沙三大港区,拥有拖轮船队、穿梭巴士船队以及连接内陆腹地的港口专用铁路。公司还先后合资并购了潮州、中山、茂名、云浮、韶关、揭阳等地的港口;并在湖南、江西等地建设内陆港或办事处,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境外办事处,把物流链和港口业务延伸到内陆腹地和海外。
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注意到广州港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广州港财务总监、财务会计部部长何晟对此回应称,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新建码头项目投产,资产折旧及财务费用增加。装卸及相关业务毛利率高于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为推动“枢纽强化战略、物流提升战略、资源拓展战略”三大战略稳步实施,公司加快发展海铁联运、全程物流业务,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占比有所提升。未来,公司将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优化业务结构、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等手段来改善毛利率。
针对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的情况,广州港独立董事肖胜方解释称,当前公司处于码头能力提升阶段,港口基础建设投资额较大。公司目前经营现金流良好,公开市场发行债券评级一直保持AAA级别。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1.49亿元,同比下降20.73%。有投资者问及该项指标变动的原因,何晟回答称,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主要是受经营性业务扩大及经营回款周期影响。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在建码头、港口设备更新等项目。
此外,针对公司数字化转型上的进展情况,广州港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郑灵棠表示,公司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智领未来”的发展之路,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与技术应用,积极推进数智建设,借助前沿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实现港口的智能化转型。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供应链安全管理,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保障物资高效流通,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作为新一代智能化港口代表,已经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集装箱吞吐量逐年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