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21:47:40 股吧网页版
没有硝烟的手机“双11”
来源:北京商报

  “双11”落下帷幕,手机圈的关键词之一是“沉默的大多数”。

  11月12日一早,“雷军回应小米‘双11’战绩”登上微博热搜——小米集团创始人在个人微博转发了关于品牌“双11”期间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290亿元的消息,并称“谢谢大家的支持”。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也在12日早早更新个人微博称,小米手机连续三年斩获国产手机销量第一,包揽各大电商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冠军。同时,小米17 Pro Max还获得了6000元以上国产手机销量、销售额双料冠军。

  然而,这条热搜已是“双11”手机圈子里罕见的高调声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vivo、OPPO、荣耀等头部品牌均未在大促收官后第一时间发布战报,往年“零点晒冠军”的传统似乎无人在意。

  战报失声背后,这是一个高调者寥寥的年度节点,尽管各家在产品层面不乏动作——华为推出了Mate 70 Air,在轻薄维度对决苹果;vivo发布了Y500 Pro,主打入门级“小旗舰”;搭载eSIM技术的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也于近期落地,成为国产品牌首款eSIM机型;真我发布了GT8 Pro阿斯顿马丁联名款——但以上种种几乎都是聚焦细分的小更新或已发布系列的特殊型号,靠新品冲量的意图并不明显。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6万台,同比下降0.5%,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下降趋势。头部品牌中,除位列第二的苹果和与荣耀并列第五的OPPO同比微增外(前者增长0.6%,后者增长0.4%),其余vivo(第一)、华为(第三)、小米(第四)及荣耀出货量同比分别下滑了7.8%、1%、1.7%和1.5%。

  “双11”期间的小米也难掩行业降温底色。对比2024年同期官方称“创下历年大促纪录”的319亿元,今年的数据实际上缩水了不到10个百分点。

  在天猫“双11”榜单中,苹果17系列的Pro Max版、Pro版及标准版包揽前三名,vivo旗下iQOO 15和小米17 Pro Max占据了TOP5的后两席;京东手机热卖榜中,苹果17 Pro Max及Pro同样占据前两位,页面显示的到手价分别为9699元和8699元,而三到五名的红米K80、Turbo 4 Pro及荣耀X70标示到手价则为1799.1元、1529.1元和1578元,撑起销量的两组产品定价和定位不在同一区间。

  结合小米战报中“国产手机第一”限定语可知,iPhone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依然强劲,高端市场愿为iOS生态与体验付费,中端市场则回归续航、性能等刚需本质。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当前手机市场格局依然具备重构条件,但结构性调整的可能性大于颠覆性变革。

  近段时间,存储等上游元器件价格上涨,也让品牌在定价及优惠力度上更趋谨慎,受成本与需求双向挤压,过往的爆发式增长越来越难以复制。

  从眼前的窗口,可以窥见行业从“冲量”到“守局”的转折。头部品牌们开始放弃“大力出奇迹”的想法,转而和消费者一道回归理性,在存量市场中挖掘细分用户价值。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