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谣言不断,带崩板块股价。
11月12日,网传消息称,晶澳科技(002459.SZ)董秘在策略会上透露光伏行业酝酿的收储一事“黄了”,且有传闻称关于光伏硅料和组件建立联盟的方案被否。
当天,光伏板块股价大跌。截至当日收盘,Wind光伏指数下跌2.73%。个股中,阿特斯(688472.SH)大跌14.33%,隆基绿能(601012.SH)、弘元绿能(603185.SH)、双良节能(600481.SH)、亿晶光电(600537.SH)等股跌超7%,晶澳科技下跌6.84%,天合光能(688599.SH)、爱旭股份(600732.SH)、锦浪科技(300763.SZ)等同样跌超6%。
针对上述传闻,晶澳科技对界面新闻回应称,该公司始终坚定看好并充分相信,光伏行业反“内卷”的相关政策必将落地实施,并将积极支持和配合各项工作。
“真诚期待并支持收储平台能够顺利建立并发挥作用。”该公司称,但认识到平台的具体落地实施过程中,仍需各方协同,共同克服一系列现实挑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上述传闻发酵后,当天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在朋友圈发文称,请大家不要信谣传谣。
刘译阳表示,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章明确指出:“更好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刘译阳称,“相信有中央的坚定指导支持,行业企业的协调配合,相关工作一定会成功。光伏行业不走出内卷式恶性竞争我们誓不罢休。”
同时,刘译阳喊话造谣者,称不要低估政策决心,假的真不了,妄图通过造假,造谣混水摸鱼,牟取不当利益迟早是要还的。
“行业自律,反内卷,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市场恢复到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来,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重诺守信的企业发展得更好。”刘译阳称,那些不自律的企业,如果还妄图利用无底线的不公平竞争获利那就是打错了算盘,迟早要完。
紧接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发布官方声明,紧急下场辟谣。其表示,协会和行业内各企业正一道努力,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望请各位注意甄别,慎重决策。
光伏行业协会还表示,协会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将与之斗争到底。
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光伏行业从多维度持续推进“反内卷”。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推动了多项举措,如明确成本红线、组织行业自律等。
关于硅料收储、成立平台公司等方面的消息,主要从今年5月开始发酵。
今年6月,在SNEC光伏展会期间,协鑫科技(03800.HK)联席CEO兰天石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详细阐述了“头部硅料企业收购其余硅料产能”的计划,透露头部企业计划通过“出资+债务”的模式,成立由专人运营的公司,通过收购产能的实现出清。
彼时,兰天石表示,硅料龙头需要真金白银投钱,且得到基金、各个LP出资方(有限合伙人)的支持认可。头部企业正在做密切沟通和讨论,也在给主管部门做汇报,在他们的指导下做这件事,如此大的行业整合需要的资金也是数百亿元。
此后,业内时不时传出协会或上级主管部门召集相关企业开会、商量关于收储或是推动其他产能出清的相关举措,真假难辨。
最近,在10月28日央视的《经济半小时》节目里,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17家硅料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预计于2025年内完成搭建。
10月31日,业内流传一张合照,称多位硅料企业高管和光伏行业协会等人士在上海召开了相关会议。
不过,除了协鑫集团外,几乎没有企业就收储等话题进行正面回应,多是侧面表示积极支持行业反内卷行动。
行业小道消息过多,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业内信息不透明。截至目前,无论是企业还是协会等主体,都未正式披露过相关收储的具体方案。
在各种利益的拉扯之下,多位业内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记者称,行业苦于低价竞争已久,希望相关收储或控制产能的具体方案落地,但如上文所言的规划如果想实施,有诸多阻力,例如收购产能的价格、背后涉及投资主体的利益分配等,均在短期内难以定夺。
在“反内卷”的持续高呼下,产业链价格确有所回升。截至目前,多晶硅价格从上半年的最低3万元/吨,已涨至约5万元/吨,涨幅超六成。硅片价格以G12为例,在三季度涨幅约三成。
此前有硅片企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三季度其公司硅片单瓦净利环比上升超四成。
从企业业绩看,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弘元绿能、双良节能等偏产业链上游企业,已在三季度实现了盈利,多家企业产业环比改善明显。
但光伏产业链要实现真正的价格上涨,还需实质改变当前供过于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