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11”大促接近尾声,在这场年度商业盛事的背后,是企业供应链体系面临极限压力测试的关键时刻。作为连续16年护航“双11”的企业,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控股”)旗下智慧供应链企业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捷”)今年首次引入企业级供应链智能体集群“小金”,实现了从订单接入到出库交接的全流程AI赋能。
在这场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供应链变革中,科捷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科捷金库系统每秒峰值接单量同比提升280%,快消美妆条线前两日接单量增长超2倍,支揽时效缩短1.4小时,24小时内出库率提升2.6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背后,亦是AI技术从“概念验证”走向“工业化落地”的实质性突破。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掌控”
在科捷智能仓内,AI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每一个作业环节。
科捷自主研发的“小金”AI智能体集群,并非单一功能的工具型应用,而是深度融入仓储、分拣、订单处理全流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其技术核心源于科捷沉淀多年的KingKoo Data大数据平台与AI深度学习算法。
在促前准备阶段,“小金”的智能预测能力成为供应链高效运转的起点。依托科捷20余年行业数据积累,“小金”给出销售单量和地区分布的预测,实现“单未下、货先行”的前置预包策略,提前打包好爆款商品,根据商品出货量的分析结果,调整爆款商品在仓内的存储位置,提升拣选的效率。在实际的“双11”单量高峰期,“小金”预测科捷单量2221万单,实际2133万单,达成率96%,正是得益“小金”预测的精准性,在接单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做出支揽时效缩短、出库率提升的好成绩。
大促开始的发令枪响后,“小金”的AI算法更是展现出强大的实战价值。在制单环节,“小金”为制单员推荐出当前最优的拣选提总方式,提升岗位决策效率3倍;在拣选环节,“小金”的智能调度把拣选任务下发到离拣选位置最近的拣选人员手中,进一步减少人员行走的距离,再叠加仓内自动分拣设备(如播种墙设备),复杂单据的拣选和分拣效率总体提升20%;在打包环节,“小金”智能推荐包材型号,结合半自动打包机的助力,打包人效拉高15%;在复核环节,“小金”辅助管理复核台的人效,让一个岗位主管实时洞察几十人的效能,人均效能提升10%;在交接环节,“小金”实时观察与各家快递的交接进度和交接场地占用情况,提醒主管与快递及时沟通调整资源,包裹在交接区平均滞留时长减少1小时;在整个发货过程中,“小金”全程盯防,有效减少了停滞单、超时单、错漏发的比例,各类异常发现的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
从“技术原型”到“工业级应用”
红杉资本2025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未来将触及10万亿美元。当前大模型本体能力正逐渐趋同,未来竞争的主战场将聚焦于“AI应用工艺”,尤其是能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工业化落地能力。
科捷凭借20余年积累的160余个仓库运营经验、300余座城市业务覆盖的实战沉淀,以及日处理500万单订单的技术储备,让“小金”智能体既能看懂物流数据,又懂行业痛点,成为能落地的“实干派”。“双11”大促期间,“小金”每日发出超300次提醒,在全国多个仓库的线上群内,每隔1小时自动播报各仓情况,形成数据驱动的协同机制。“小金”在本次“双11”中的表现,证明了AI在供应链场景中的工业化落地能力。随着“小金”等供应链智能体的普及,供应链可能不再是“被动响应”的链条,而是能主动预判需求的“智慧网络”。
连续16年护航“双11”的经验积累,让科捷对大促期间的供应链痛点有着深刻理解。今年“双11”,“小金”AI智能体的落地应用,不仅用实际数据证明了AI技术的实战价值,更推动“双11”大促从“极限挑战”变成“常态化运营”。未来,科捷将继续深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让技术赋能更多行业,推动供应链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书写智慧物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