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11月12日,记者自新希望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获悉,“今年三季度以来猪价快速下跌,养猪行业整体由盈转亏,公司养猪业务也出现亏损,但得益于饲料业务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三季度整体仍保持微利。”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养猪业务累计亏损约1.8亿元,“主要是在三季度由于猪价快速下跌亏了2.3亿元,如果与去年前三季度相比,是减亏了2.7亿元。”新希望表示。
猪价下跌的同时,新希望的生猪养殖成本也在持续下降,公司表示:“三季度生猪销量403万头,其中仔猪93.6万头,占比23%,肥猪310万头;运营场线出栏肥猪完全成本降至12.9元/kg,三季度环比二季度有接近1毛钱的降幅。但这里面也有出栏量环比二季度略减,尤其是7月和8月的出栏量较少,导致一些费用分摊有所增加的因素。如果看单月的成绩,9月份成本已经降至12.7元/kg,10月份进一步降至12.5元/kg。”
谈及对于猪价走势的分析和预测,新希望表示:“猪价受多方因素博弈影响,很难精准预测。近期猪价急跌主要原因包括:去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达高位,传导至今形成出栏峰值;去年行业防非成效好,母猪与仔猪损失小,生产效率提升,也使前一条所说的传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兑现;春节后猪价淡季不淡,引发市场对年底猪价的乐观预期,上半年仔猪抢购热情高,二次育肥群体大量入场。因此,当前时段供应集中,市场需消化大量生猪。”
“此次价格下跌并不可怕,因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市场供应总量是相对恒定的,客观存在的产能过剩必须通过销售端化解。短期集中抛售虽导致价格快速下降,但能加速产能出清。近期11元左右的价格已使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很多头部企业的大部分场线也处于亏损状态。无法承受这种亏损的企业或养殖主体将被迫抛售,加速市场出清。对于现金流充裕的规模企业,经过几个月的波动,市场集中出清后,长远看更为有利。政策层面,产能调控是2年至3年的中长期政策,旨在引导行业走向稳态经营,使努力的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今后也会持续地影响行业,相信调控一定会见效。”新希望认为。
除了养猪业务,新希望还有饲料业务和其他业务。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约805.04亿元,同比增长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6亿元,同比增长39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