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一架C919飞机飞抵阿联酋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据悉,这架C919将参加11月17日至21日举行的2025迪拜航展,这是该飞机首次在中东地区公开亮相。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C919在中东地区首次公开亮相对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919历经多年研发,按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此次亮相是对其技术可靠性与先进性的国际检验。而且,中东是全球航空业重要市场,在中东亮相还有利于国产大飞机后续获取国际订单、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国产大飞机产业化进程加速
据悉,C919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
在日前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龙腾介绍,C919实现从“首飞”到“首航”,再到“常态化商业运营”,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C919产业化进程的成功推进意味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链条、系统工程能力、适航认证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充分带动了从整机设计制造、发动机到数字化制造、适航认证等一系列环节的提升。未来,C919国产化和商业化路径的逐渐稳固,将为我国企业在全球航空制造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中国商飞官网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10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C919安全运行一周年。在此期间,C919累计安全飞行8000余小时,运送旅客41万余人次。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航C919已执行过广州、杭州、上海等14个航点,并在6条航线上常态化商业运营。
在新航线的开拓方面,根据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的信息,国航正筹划使用C919客机开通北京—香港航线。国航发布的航班计划还显示,其C919机队将在新航季新增北京至长沙、西安、广州3条航线。
航空制造企业深化业务布局
在国产大飞机产业化进程中,多家企业纷纷开展整机制造及航空零部件制造板块的技术研发、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充分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加速构建新型增长模式。
通航飞机制造方面,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丰奥威”)持续推进自身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公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万丰奥威通航飞机订单充足,在不断改进高附加值机型生产工艺的同时,有序开拓全球私人飞机市场。公司还在全球一体化战略运行机制充分落实的基础上,持续推进eVTOL、eDA40、DART等系列新机型研发工作。此外,万丰奥威积极推进新机型的引进和国内新基地及交付中心的建设与资源整合,加大新机型研发力度,布局低空经济市场。
与此同时,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深化业务布局。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德数控”)日前发布的投资者会议纪要显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大飞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在发动机领域,科德数控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加工中心、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等可针对叶片、机匣、叶盘等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进行高效加工。
也有多家企业着力加大在项目推进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力度。例如,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1月10日发布了其控股子公司湖南飞宇航空装备有限公司项目中标的公告。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就航空业务国际市场扩展相关问题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业务,今年已与国际客户陆续签署了新的长期供货协议,显著提升公司在全球航空锻件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认可度。
对此,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产大飞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通过长期研发积累,掌握了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具备高精度、高质量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产业链集群效应,通过规模化生产与自动化改造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有效加强与主机厂的深入合作,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前布局产品研发,以多元化形式促进业务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