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01:48:20 股吧网页版
3个月缩减数量超百家 多家大厂选择注销牌照 小贷行业深度洗牌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搜狐旗下狐狸互联网小额贷款(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狐狸小贷”)被注销试点资格之后,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小贷”)也于近日完成注销。今年以来,包括北京、广东、甘肃、江西、重庆、湖南、湖北、云南、江苏、大连、内蒙古、四川等多地公告注销、清退的小额贷款机构已超300家。我国小贷行业仍在深度洗牌。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行业清退工作远未结束,未来小贷公司需要依照相关政策作出调整,从顶层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来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

  多家小贷公司被清退

  10月16日,宁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显示,同意取消狐狸小贷试点资格。根据相关批复,北仑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督促狐狸小贷履行取消试点资格后的经营主体责任,落实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规定,于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注销或公司名称变更等程序。

  无独有偶。10月13日,甘肃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取消张掖市甘州区兆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与此同时,平凉市崆峒区恒生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和民乐县谦和祥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也双双被甘肃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取消。

  事实上,近年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强监管趋势持续加强。今年7月份,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督促“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第一批)退出行业的公告》,包括深圳市东方金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三家小额贷款公司被督促离场。此前,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也发布了第一批“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其中包括北京凤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祥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公司。此外,2025年3月,云南省发布了第一批“失联”“空壳”小贷公司名单,其中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共有109家。

  依据央行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974家,较一季度末的5081家减少了107家;贷款余额7361亿元,上半年减少187亿元。自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启动对不合规小额贷款公司的集中清退行动,仅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缩减的数量就已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减少量。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数量庞大的地方金融组织采取“控新增、降存量”的策略,对部分经营不善、风险较大或者已经处于空壳状态的小贷公司予以清退,有助于净化地方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未来,预计包括小贷公司在内的地方金融组织数量整体上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地方小贷清退潮加速是大势所趋,反映出各地监管部门对小贷机构的排查、摸底及清退工作日益常态化和基层化。”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全国小贷机构数量缩减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从外部看,监管持续趋严成为推动小贷机构“出局”的重要因素;从内部看,部分小贷机构未能找准定位,在业务模式、发展方向上未能形成有效竞争力,因而主动选择退出市场。

  互联网大厂小贷也难独善其身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提到非正常经营小额贷款公司退出,“对‘失联’或‘空壳’小额贷款公司,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应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引导相关公司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名称、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据悉,阿里小贷是首家获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贷业务的公司,早期曾运营过“淘宝贷款”“天猫订单贷”等多款商户融资产品,此后网商银行逐步承接了阿里小贷的业务。到2022年11月,阿里小贷已无实际业务运营,获监管批复退出小贷业务试点。2024年2月,阿里小贷发布清算组备案信息,正式进入清算注销程序。

  除阿里小贷之外,与阿里巴巴集团关联的小贷机构还有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阿里小贷”)和重庆市阿里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小微小贷”)。其中,重庆阿里小贷在2017年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商诚小贷”),成为蚂蚁集团旗下消费贷产品“借呗”的运营主体,阿里小微小贷则成为蚂蚁“花呗”的运营主体。不过,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承接了这两家小贷机构运营的“借呗”“花呗”业务,这两家公司随后再次更名并在去年12月正式注销。

  对于互联网大厂也未能成功运营小贷业务的原因,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非主业驱动的公司而言,小贷业务既难形成协同效应,又面临持续合规投入,与其负重前行,不如及时止损。大厂选择注销冗余牌照、整合业务至持牌消金公司,既是满足总量控制、聚焦主业的监管预期,也是提升资本效率、实现风险隔离的战略举措。

  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

  去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力争3年内压降地方金融组织总量,清退“失联”“空壳”及严重违规机构。

  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来看,身份属性定位不明、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能力。近年来,更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也在压缩小贷公司的生存和展业空间。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监管的持续深入与行业的不断“洗牌”,小额贷款行业正在逐渐淘汰不合规、经营不善的机构,向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合规经营、特色化发展将成为小额贷款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立足的关键。

  “未来,小贷公司市场将出现分化,实力较强、发展规范的小贷公司要继续发挥好主体作用,努力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一是明确定位,回归本源,以服务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主要目标,将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二是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从资金管理、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护客户信息等方面进行规范,树立起科学经营理念。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完善风险监测体系,防患于未然。”董希淼分析称。

  “从近年情况来看,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小贷机构的业务运营情况、风险防控措施、合规经营情况。小贷公司需要依照相关新规条款及时作出调整,从顶层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来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苏筱芮认为,对于监管层来说,除了整顿小贷公司以外,也可考虑尽快推动网络小贷相关监管细则出台,重点关注以低注册成本实施全国揽客的小贷机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