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4000点“争夺战”仍在上演。近期,科技赛道回调,消费、银行等板块接棒上行,市场风格与行业板块轮动加快,公募也在调整布局。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当下更关注持仓结构的优化,着力挖掘并捕捉具备阿尔法的优质标的。
上证指数围绕4000点反复震荡,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仓位维持在历史高位。据信达证券测算,截至11月9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为91.46%,较11月2日的91.34%提升0.12个百分点。同时,偏股混合型基金同期平均仓位为89.92%,“固收+”基金的平均仓位环比提升0.03个百分点。
“市场波动加剧,我在投资上没有三季度那么激进,但也没降低仓位,而是进行了持仓结构的优化。一边加入消费、红利等资产;一边寻找个股阿尔法,以提升产品的超额收益。”沪上某权益类基金经理透露。
与此同时,11月以来公募基金的新发节奏还在提升。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统计,11月10日至16日这一周,全市场共有39只新基金启动募集,环比增长5.41%,且11月以来已连续两周增长。
从近期新基金的建仓节奏看,许多基金已在震荡中快速出手。Choice数据显示,近三个月(8月12日至11月12日)成立的新基金,近六成产品成立以来的盈利或亏损程度超过1%。其中,近两成新基金给投资者带来超5%的回报,业绩最好的已涨逾40%。
公募要如何应对近期市场的震荡及轮动?汇丰晋信基金的基金经理闵良超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AI产业趋势进一步明确,产业链的个股盈利不断上修,黄金等有色金属的价格也不断创新高,但结构性的景气分化带来了行业间不同表现,并且这种分化在三季度末达到比较极值的位置,或令市场产生季度级别的波动。
“四季度以来市场波动的背后是资金关注方向的转变。部分机构资金年内已经获益较多,年末有一些高切低的调仓需求,来保证全年收益,近期红利等板块已出现较好的表现。”有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后续上证指数或延续震荡上行趋势,但考虑到市场变化,他会采取“哑铃”策略均衡配置。
精选个股成为很多基金经理的选择。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近一个月的机构调研次数达到4.3万次,环比增长逾300%;被调研上市公司的家数达到1101家,环比增长67%。其中,医疗器械板块在经历了一波调整后,近一个月的机构调研次数接近3000次,位居行业调研热度榜首。
“我们认为,目前很多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处于明显低估的水平。”闵良超看好受益于今年经济需求结构性恢复、供给受到约束的顺周期板块,表示会继续关注政策效果的落地和基本面的兑现。另外,与经济相关度较低的板块或由自身产业周期逻辑驱动的成长细分方向也值得关注,尤其是部分高ROE(净资产收益率)的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