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杨柳汽车城已成为辐射湘南、影响全省的汽车消费市场。
近年来,面对新能源汽车转型趋势,蒸湘区按照“因势利导”的思路,围绕现有产业基础补齐短板、拓展链条,推动杨柳汽车城从单一汽车销售集聚区逐步转型为一站式汽车生态休闲服务示范区。
顺势而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把握机遇
据了解,蒸湘区杨柳汽车城占地715亩,汇集了60家汽车销售公司、65个汽车品牌。近五年来,该区域占据衡阳市乘用车总销量的70%以上。
随着绿色环保、智能驾驶成为汽车产业新趋势,蒸湘区将杨柳汽车城的发展重心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调整,引导品牌结构优化升级。目前,杨柳汽车城已引入包括比亚迪、鸿蒙智行、小鹏、极氪、深蓝在内的30个新能源品牌,形成了燃油车与电动车协同发展的格局。
湖南力天汽车集团衡阳地区负责人李虎表示,2024年,杨柳汽车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提升至43%,位居全省第二。选择杨柳汽车城主要基于其集群效应和发展潜力。该区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营业执照在一至两天内可办结,售后资质审批效率较高。
蒸湘区投资促进事务中心主任苏权表示,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蒸湘区成立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东阳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并在区商务局下设杨柳汽车销售街区事务中心,专职负责该区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
这一“顶层设计+专职机构”的机制,有助于政策资源的高效对接与发展难题的及时解决,为杨柳汽车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乘势而上:在破解瓶颈中优化环境
苏权介绍称,产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类问题,杨柳汽车城亦不例外。内部路网不畅、基础设施老化、日常管理不足、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曾制约其健康发展。为此,蒸湘区在听取业主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着力疏通堵点。
内涝曾是影响汽车城商户和消费者体验的主要问题之一。蒸湘区委书记曾梦龙与衡阳市住建局负责人现场调研,制定系统性改造方案。至2025年上半年,排水防涝工程的管网铺设与泵站改造等项目已全部完工,区域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内部路网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其畅通程度直接影响街区活力。蒸湘区积极向市政府争取推进路网建设,重点打通长丰大道和光辉街两条主干道。相关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汽车城的交通便利性,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车环境。
北京越野衡阳蚂蚁之星店负责人李福海表示,政府部门在交通、排水及基础设施更新方面提供了支持,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经营活动的开展。
此外,蒸湘区正协调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将杨柳汽车城纳入城市日常建设与管理范围,计划对地下人行通道进行排查,通过增设照明、优化标识、修复破损等措施提升安全性与便利性,并建立基础设施维护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企业与消费者的环境。
借势而进:在生态构建中拓展功能
蒸湘区对杨柳汽车城的发展规划,已超越单一的汽车销售功能,正逐步构建涵盖多领域的汽车产业生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提升其吸引力的关键。以往购车需辗转多个部门办理车检、保险、上牌、纳税等手续,如今在汽车城内即可“一站式”办理。
据苏权介绍,2025年蒸湘区研究制定《衡阳杨柳汽车城提质发展行动方案》,计划设立汽车城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金融、保险、税务、交通违法处罚中心、车管所服务站及机动车检测站等服务机构集中入驻,使消费者可就地办理信贷、保险、纳税、检测、上牌等业务,提升服务效率。
同时,各部门执法检查遵循“赋码入企”制度,协调市直部门推动联合执法,减少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避免“以罚代管”,为企业发展创造更稳定的环境。
此外,杨柳汽车城还在利用现有建筑空间,计划引入如特斯拉、小米、蔚来等新能源品牌,增设名车体验馆、二手车交易市场、房车销售展厅等业态,并逐步拓展至汽车零部件、汽车文化等领域,进一步丰富品牌与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从把握趋势到突破瓶颈,再到构建生态,蒸湘区在推动杨柳汽车城发展过程中,注重遵循产业规律,逐步推动区域功能与环境的整体提升。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杨柳汽车城正进一步夯实基础,积极适应汽车产业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