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已从一项专项工作升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这不仅是保障民生幸福的“刚需”,更是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彰显社会文明温度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11月7日下午,由华夏时报社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城市更新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主题活动”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
在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在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三方面总结。其中,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无障碍适老化建设方面,截至今年9月,各地累计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76万户,增设养老、助残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8万户,加装电梯15万部。
对于接下来的相关工作安排,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明确,未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重点工作将涵盖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无障碍适老化的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积极推进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改造;多方联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
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多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无障碍适老化工作。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颁布实施,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党的四中全会审议的第15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别提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设安全便捷、健康舒适的无障碍适老化环境。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在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系统谋划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设计。“我们与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印发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十四五’时期无障碍建设的重点任务,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社会委、法工委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十四五’时期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和目标的举措,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详细介绍道。
二是完善无障碍建设工程标准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先后发布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住宅项目规范》,并修订了《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等标准规范,不断完善适应新发展阶段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
三是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无障碍适老化建设。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城市老旧小区30万个,惠及居民5200多万户,各地累计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76万户,增设养老、助残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8万户,加装电梯15万部。
还将从哪些重点入手?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相关工作重点更为清晰明确。“下一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持续推进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无障碍适老化的程度。”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明确道。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城市无障碍适老化建设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无障碍适老化建设。在总结“十四五”时期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组织编制《全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十五五”专项规划》,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无障碍适老化的重点建设任务,强化无障碍适老化设施体系建设。
二是以人为本,建设高品质的无障碍环境。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积极推进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改造。建设安全便捷、健康舒适的无障碍人居环境,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出行更便捷、更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多方联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总结推广地方在城乡建设中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专门召开一次无障碍建设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将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识,激发更多主体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维护,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