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提出“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成绩单来之不易,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活力、潜力,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与稳定性,相信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全球合作、开创共同繁荣的未来。
“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体现了超大规模经济体的超强韧性。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表明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路易斯·费尔南德斯表示,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的取得尤为难能可贵。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惠及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国家。
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表示,前三季度,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工业生产增速呈现稳健向好势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表现尤为突出,人工智能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9月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8.3%,说明中国在拓展多元化市场方面取得成效。“这些数据让人们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他说。
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于尔根·克鲁特认为,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并未削弱中国经济的韧性。中国政府在应对外部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出坚定决心和政策定力,中国推进开放与创新的步伐将继续向前迈进。
印度尼西亚商业与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法贾尔·希拉万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体现在稳定增长和更健康的经济结构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愈发凸显,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并非源于短期措施,而是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的。
“制度优势确保了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
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是在有效应对国内外困难挑战情况下取得的,是一系列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各项政策协同效应持续显现带来的结果,充分彰显中国的制度优势和经济韧性。
“制度优势确保了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这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费尔南德斯表示,中国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全局,对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研判,及时制定应对策略。中国前瞻性地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扩大内需,同时拓展全球贸易、金融与合作网络,使经济保持韧性与活力。
沙特利雅得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认为,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链和不断升级的数字基础设施等,为中国经济保持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宏观政策方面,中国注重推动结构性改革,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如绿色经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等。
希拉万认为,中国政府采用了精准的调控工具,包括通过政府补贴等鼓励居民消费,以财政政策引导资本投入创新产业,为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提供政策指引等,既能降低周期性波动,又能构建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
“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与其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备的产业链、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密不可分。”波兰前副总理雅努什·皮耶霍钦斯基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巨大内需市场为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内循环动力。
“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展望“十五五”,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继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正进入以效率与创新为特点的新阶段。”沙巴尼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表明,中国致力于延续这种政策,“‘十五五’时期的中国,将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皮耶霍钦斯基表示,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之际,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中国通过五年规划,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产业升级举措,取得了卓越成效。中国不仅稳住了短期增长,更为中长期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秘书长梁志华表示,中国强调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全球合作伙伴带来广泛合作机遇,包括技术落地的机遇、市场对接的机遇等。中国与各国可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联合研发、共同制定标准,携手开拓第三方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构建更加紧密、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格局。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认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点方向,与欧洲在可持续增长、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战略高度契合。比利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环境技术、生物科技、循环经济、精密工程等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双方可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
厄瓜多尔可持续世界基金会传播总监梅赛德斯·皮塔表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持续扩大开放,对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第八届进博会正是这种开放合作理念的体现。一个开放而稳定的中国,为增强全球经济韧性作出贡献,也将进一步深化基于信任与共同愿景的合作关系。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认为,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产业转型不可或缺的引擎。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减贫等领域的经验,将为寻求稳定增长的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一个经济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在维护全球稳定与促进共同繁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威特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信心、合作与包容等积极信号。在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的当下,中国为建设更具韧性、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梁志华表示,第八届进博会彰显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共享市场机遇的坚定承诺,“中国以实际举措推动全球贸易复苏、深化南南合作、践行多边主义,展现了与各国共享繁荣、实现共赢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