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强与其他政策协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在业界看来,这份财政半年报不仅有力支撑了短期的经济回升,更在结构优化、动能培育、民生改善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长远而积极的作用,呈现了可持续的宏观调控风格。
收支运行质效双升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呈现“收入企稳回升、支出精准有力”的良好态势。
《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较一季度降幅收窄;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虽有所减少,但二季度税收收入开启回升趋势。总体看,税收收入占比在80%以上,财政收入结构稳固。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强度与精准度同步提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中央本级支出增速达到9%。社保就业、民生、教育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在海南省万宁市,根据市级财政部署,今年万宁在民生领域安排800万元用于开展“离岛免税+有税”促消费系列活动;支出2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我们逐步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确保政策红利尽早落地。”万宁市财政部门人士介绍。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
内需引擎强力激活
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在成为扩内需核心抓手。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上半年已预拨两批次资金1620亿元,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同时,通过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稳就业促增收。
在推动释放县域和农村消费潜力方面,2025年,中央财政共下达72.79亿元服务业发展资金。其中,安排44.79亿元支持河北、山西等27个省份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安排28亿元启动支持第二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通过竞争性评审确定20个试点城市,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建设城市流通保供体系。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河北涿州财政系统了解到,河北涿州凭借“县、乡(镇)、村联动,产、供、销衔接”的创新模式入围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名单,为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涿州样本”。
一位涿州财政系统人士介绍,围绕“县城引领、乡镇衔接、农村覆盖”的布局思路,涿州建成全层级商业服务网络。打造1个综合商贸中心,引入京东国内首个大型折扣超市,以5000平方米经营面积、5000余款高性价比商品满足市民品质消费需求,其“线上下单、门店即时配送”的全渠道服务,让“物美价廉”的购物体验触手可及。
从机制创新到网络构建,从业态融合到消费升级,涿州以财政精准投入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县域商业赋能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根据《报告》数据,上半年,县乡市场消费活力持续增强,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9%,消费投资实现协同发力。
中证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吴进辉表示,上半年财政政策以精准发力、协同高效的特征,在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各项政策持续落地见效,财政政策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