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安娜) 近期,一种被命名为“煤岩气”的新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捷报频传,成为我国天然气增产的新亮点。中国石油集团13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全国煤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已超7000亿立方米。
2025年3月,中国石油代表团在第43届“剑桥能源周”上,向全球正式发布了“煤岩气”的概念与地质理论。煤岩气究竟是什么?它和人们熟知的煤层气有何不同?
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煤层气以“吸附”状态为主,而煤岩气则是“游离态和吸附态并存”,且“游离气含量高”。它呈现出一种跨界特征:赋存特征接近页岩气,开发方式则与页岩气、致密气相似。鉴于这种显著差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团队根据勘探开发实践需要,正式提出了“煤岩气”(Coal-rock Gas, CRG)这一全新概念。
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背后,是更宏观的“全油气系统”理论的支撑。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在解释无明确边界的非常规油气时存在局限。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于2014年提出“全油气系统”理论,用统一的视角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统摄于一个完整体系中。在此框架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以含煤地层为核心的一种新类型全油气系统,即“煤系全油气系统”。在该系统内,常常共生形成煤岩气、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多种气藏的组合。这一理论也科学解释了煤岩气“开井即见气—中后期解吸接力”的典型产能过程。
在能源探索的征程中,我国煤岩气勘探开发已呈现出“多点突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据中国石油煤岩气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国煤岩气地质资源量可达50万亿立方米,这是一个数十万亿立方米级别的“新粮仓”。其中鄂尔多斯盆地资源量超25万亿立方米,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和吐哈等盆地均具备高效勘探开发的坚实资源基础。
记者从中国石油了解到,目前,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煤岩气勘探已取得显著成果,不仅成功探明了3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还建成了首个百万吨级深层煤岩气田——大吉煤岩气田。
“2024年全国煤岩气产量达27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全国产量将突破40亿立方米。按照当前发展节奏,2035年我国有望建成300亿立方米以上的煤岩气生产能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技术进步,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富含凝析油气的煤岩油气藏,为能源安全提供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