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生成式大模型问世不久,一批嗅觉灵敏的创业者突然发现,人工智能能够与原先的大数据快速嫁接,高效地完成方案制定,物料制作,渠道分析等大部分市场营销行业工作。
基于这种发现,许多从业者开始探索开拓AI广告营销业务,期待抓住这波市场营销行业的革命。
后来,这一全新的行业被称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成为AI应用领域最早成熟的创业模式。
二十年前法国的一家沙拉店里,纳斯达克上市企业Criteo(CRTO.NASDAQ)以电影推荐引擎起家创业,并逐渐成长成一家全球化电子商务数据服务公司。进入AI Agent时代后,Criteo又期望利用其数据优势赋能商业智能行业,帮助中国企业出海。
时至今天,Criteo拥有1.7万客户,Criteo中国在过去的三年中一直维持双位数增长,已服务了阿里巴巴、白电龙头美的集团、户外电源品牌电小二、扫地及机器人企业追觅以及泳池机器人企业元鼎智能等多领域客户。
随着中国企业产品力的增强,以及中国企业对品牌出海的追求,Criteo已经将中国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并希望借助AI能力将中国企业推向海外。
“实际上,我们已经站在了‘下一次工业革命’时代,也就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曲线当中。这一次AI的变革,实际上跟其他之前所经历的各种变革一样,它会对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带来变革性的转变。”Criteo 首席技术官Diarmuid Gill 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过去一年,Agentic Commerce(智能体商业) 的概念开始兴起,用户开始通过AI智能体的推荐进行购物、比价、谈判和交易。
今年9月29日,作为全球最大的AI大模型企业,OpenAI于宣布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美国地区ChatGPT用户在对话界面内直接完成Etsy平台购物及Shopify平台下单。
而在此之前,ChatGPT 提供货源电商的跳转链接,实际成交节点并不在AI大模型端内。
“消费者会用到AI智能体帮助他们找到并且比较,甚至是购买,包括他们在购物过程中所有的需求,以及知情、许可状态都是由AI智能体代表或代理用户完成。”Diarmuid Gill表示:“从购物者的角度,AI智能体为消费者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会同时参考大模型内部和外部的数据。同时,他们也会跟一系列的智能体以及服务进行互联,在此之前,AI智能体会预先得到消费者的授权。”
Diarmuid Gill向记者分享了一则内部数据——在美国与英国的用户调研中,85%的受访者在购物过程中使用AI工具,其中71%的用户每周使用,87%的用户同时使用多个AI工具。他还告诉记者,AI推荐实现成交的货品,与网购高频成交货品高度重合,如服装、电子产品、旅行用品等。而对汽车、房屋等耐用品投资品,或对消费决策影响更大的大笔开销来说,AI推荐采纳率就会低很多。
Criteo过去十年以电商数据接口和分析软件服务为核心商业模式。而今天,Criteo的商业模式有了更佳的落点。由于预训练完成的模型数据滞后,通过MCP(模型上下文协议)让大模型与Criteo的电商数据互联,可以让AI智能体更加精准地向消费者推荐购物,并依托对消费行业多年的洞察,通过数据减少AI幻觉产生的概率。
与此同时,与过去大数据决策依托简单算法不同,一经调试便可实现多个场景落地的AI大模型在外接MCP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比如最直观的例子——Diarmuid Gill提到,价格一定是消费者在考虑一个购物决策重要因素,但大模型本身不会包含实时的价格或者短期的优惠,秒杀价格。而类似Criteo的电商数据服务商就能介入其间。
再加上,由于AI大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明确的“语言”的概念,因此对于追求跨境营销,却受限于“Chinglish(中式英语)”能力的中国企业而言,AI智能体反而能更有效帮助企业,将国内突出的市场营销能力,向全球投射。
“在全球用户已经越来越多的愿意,甚至是依赖使用这种大语言模型工具的时候。作为零售商也必须要随着这样的状态做服务的演化,从而能够为消费者最新的需求保驾护航。”Diarmuid Gill告诉记者。
他还建议,零售商应尽快对参与AI营销与否进行决策,以免失去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