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磷酸铁锂行业自2025年三季度起明显回暖,景气度持续提升。
11月10日—11日,湖南裕能(301358.SZ)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今年1—9 月,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为主)销量78.4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64.86%。目前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公司产品“产销两旺”。据悉,其他头部企业也进入高负荷运转阶段,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卓创资讯富宝锂电分析师苗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磷酸铁锂行业自8月起步入“产销两旺”通道,核心逻辑在于下游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叠加行业供应端交付能力与市场需求形成有效匹配。隆众资讯磷酸铁锂分析师翟林林认为,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6年,亏损现象将在明年上半年得到显著改善。
市场“量价齐升”
磷酸铁锂是锂电池中最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过去两年多,由于产能快速投建释放、原材料价格下跌及竞争加剧,磷酸铁锂价格跳水,相关企业开工率不足、持续亏损,行业降温明显。
近日,记者从德方纳米(300769.SZ)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下游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需求增强,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万润新能(688275.SH)相关人士则表示,目前公司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下游需求旺盛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
安达科技(920809.BJ)方面在11月1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指出,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行业呈现“量价齐升”的积极态势,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保持稳健向好态势,目前订单处于饱和状态,产线满负荷生产。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78GWh, 同比增长42.4%。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70.2GWh,占总装车量81.3%,同比增长59.7%。另外,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调研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5GWh,同比增长65%。前三季度合计出货量为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30%。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据百川盈孚的数据,目前我国磷酸铁锂产能达592万吨/年,2025年10月我国磷酸铁锂产量39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环比增加4万吨,截至2025年10月底,磷酸铁锂市场价格约3.7万元/吨,环比增加7%。
翟林林向记者分析,近期磷酸铁锂行业持续升温,源于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与产能结构性优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与安全优势凸显,推动材料订单增加;储能市场则因可再生能源普及而需求上行,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部分头部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上半年,叠加政策支持强化市场信心,预计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6年。”翟林林称。
苗敏也指出,当前磷酸铁锂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头部及一线企业已基本维持满负荷生产状态,供需格局呈现动态平衡。从需求端看,一方面,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稳步攀升,叠加市场对2026年购车优惠政策边际减弱的预期,“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需求提前释放;另一方面,储能领域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储能项目落地加速与海外市场拓展节奏加快形成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来,随着行业持续向高压实磷酸铁锂迭代升级,产能结构逐渐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市场需求,提升了行业景气度。
苗敏表示,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性能优化,以及钴价上涨引发的成本替代效应,进一步拓宽了磷酸铁锂材料的应用场景,为需求增长提供了额外支撑。头部企业该类产品订单已排至2026年上半年。
明年亏损局面有望改善
尽管行业整体回暖,但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低端过剩,高端偏紧”的市场格局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分化明显。
从产品竞争优势看,苗敏表示,磷酸铁锂定价与碳酸锂价格存在强联动性,整体价格趋势仍受上游锂资源供需格局主导;但具体而言,加工费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二代及以下产品受产能过剩拖累,加工费承压且缺乏上涨弹性,而三代及以上高端产品凭借技术壁垒,能根据原料价格波动灵活调整,议价主动权显著提升。
翟林林进一步介绍,高压实密度产品因技术门槛高、需求旺盛,单吨加工费较普通产品高出1000—3000元/吨,溢价能力较强。而普通产品受低端同质化产能过剩压制,价格弹性较弱,部分企业仍处亏损状态。
目前,湖南裕能、富临精工(300432.SZ)、德方纳米、龙蟠科技、万润新能、安达科技等企业均已布局高压实磷酸铁锂。其中,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在高压实产品领域进展较快,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和安达科技也已实现出货。
从业绩表现上看,磷酸铁锂企业在第三季度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湖南裕能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达3.4亿元,同比增长235.31%;万润新能、龙蟠科技(603906.SH)等企业实现大幅减亏,净亏损分别收窄至0.86亿元和0.25亿元。
万润新能董事会秘书高文静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积极应对行业波动挑战,持续加强存货管理、开展降本增效等举措,合理控制库存规模及材料成本,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2025年1—9月磷酸铁锂销量为24.6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79.54%,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06%。
“在当前行业竞争压力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长协订单提升抗风险能力,且凭借规模优势和高压实产品布局,‘内卷’承受力较强。”翟林林表示。
在强劲需求支撑下,业内对于磷酸铁锂行业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对快速走出亏损泥潭抱有期待。
龙蟠科技董事长、总经理石俊峰在11月12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目前在三季度已经大幅收窄亏损,将通过执行降本增效策略,提高高压实产品出货等举措,积极改善公司经营状况。龙蟠科技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下半年扭亏没有问题。”
安达科技方面表示,公司现阶段以扭亏为盈为整体经营目标。其对明年行业走向持乐观态度,认为行业将进入更加成熟和健康的发展阶段。
展望未来,苗敏预计,随着高端产能释放逐步匹配需求增长、低端低效产能持续出清,供需结构将进一步优化,2025年四季度行业亏损面将持续收窄,2026年行业有望实现整体盈利修复,步入“量价齐升”的良性周期。
翟林林也指出,随着供需关系优化、成本控制见效、产品升级推进,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磷酸铁锂行业的亏损现象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