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辛圆
在周四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回应了包括中美大豆贸易、安世半导体等热点话题。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白宫说中国同意在11月和12月购买大约1200万吨美豆并在接下来三年每年至少买2500万吨美豆。请问商务部能否确认已经就上述内容与美方达成共识?
对此,何亚东回应称,商务部近日已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发布相关消息,介绍了磋商达成的主要成果共识,其中包括农产品贸易。中国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全球贸易伙伴持续深化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开放、稳定、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
今年,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出台,美国豆农承受巨大压力。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仅120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跌58%。
10月30日,商务部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中提及,中美经贸团队已达成多项成果共识,其中也包括扩大双方农产品贸易。
11月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时指出,中美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今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波动,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关税措施。事实上,两国在自然禀赋、市场、资金、技术等领域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着眼大局,为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营造有利氛围。
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消息称,基于对美方整改措施的评估结果,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海关总署决定废止海关总署2025年第30号公告(关于暂停美国CHS Inc.等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0日起恢复CHS Inc.等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除了中美大豆贸易问题,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称,商务部近日表示,中方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请问荷方代表是否已经到达了中国,磋商什么时候举行,商务部对与荷方磋商的结果有何期待?
何亚东回应称,安世半导体问题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与荷方进行了多轮磋商,并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何亚东表示,希望荷方展现与中方真诚合作的意愿,尽快提出实质性、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从源头上迅速且有效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安全与稳定。
11月1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时也谈及安世半导体问题。
王文涛表示,安世半导体问题的根源是荷兰政府不当干预企业内部事务,造成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动荡和混乱的责任在于荷方。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做出了最大努力,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在短期内缓解了全球产供链压力。
“要确保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长期稳定,需要荷方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实际行动。希望德方发挥积极作用,敦促荷政府尽快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做法,撤销相关措施,推动问题早日解决。”王文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