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设银行发布了调整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的公告,内容主要涉及交易报价、巨额赎回等事项。新版交易规则将于2025年11月15日(周六)正式启用。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各家银行对黄金积存金业务规则的调整较为频繁,一方面是为加强管控自身在积存金业务中的运营风险,另一方面是向投资者提示黄金投资的市场波动风险。未来,积存金业务报价规则或进一步精细化、灵活化。
不再就点差调整提前公告
根据公告信息,在交易报价方面,建设银行方面表示,在综合考虑国际及国内黄金价格走势、交易头寸及市场流动性、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后,在价量平衡的基础上开展对客报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交易报价进行调整。
其中,“价量平衡”是指本业务每个报价上都对应一定挂盘量限制,具体挂盘数量以实际交易为准。因交易成本、交易头寸、市场流动性等因素,个人黄金积存买卖报价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或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存在一定价差。
该行方面表示,同一报价时点,个人黄金积存买卖报价之间存在一定差额(即买卖点差),买卖点差不固定,建设银行有权根据市场情况、交易头寸、流动性等因素实时调整买卖点差,不再就点差调整进行提前公告。客户买入黄金积存份额时的买卖点差和卖出时的买卖点差未必相同。客户不能使用某一时刻的买卖点差来确定其交易成本。
另外,赎回是指客户根据中国建设银行报出的赎回价,卖出积存份额。单日所有客户累计净赎回申请(含兑换卖出)超过上一交易日中国建设银行全部积存余额的20%,视为巨额赎回。出现巨额赎回,建设银行有权不接受超出部分的赎回(含兑换卖出)申请。
报价规则越发精细化、灵活化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告诉记者,近期,各家银行对黄金积存金业务规则的调整较为频繁,且常通过公告形式对外披露。此次规则调整主要基于两大背景:首先,市场行情层面,近期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后,行情进入震荡反复阶段,黄金投资的风险显著提升;其次,政策层面,针对黄金及贵金属投资的税收新政正式出台,该政策对黄金积存金业务的成本与收益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业务实质来看,杨海平表示,此次报价规则调整的核心逻辑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银行端风险与成本管控:通过调整报价规则,银行可有效管控自身在积存金业务中的运营风险,同时优化业务成本结构;二是客户端风险提示与权益保护:向投资者传递明确信号,提示其关注黄金投资的市场波动风险,在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的同时,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与行业共性诉求,预计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跟进调整的可能性。杨海平表示,核心原因在于:面对黄金行情震荡带来的风险压力,以及税收新政下的成本变化,各家商业银行均存在“管控业务风险、优化运营成本”的共同需求,因此大概率会参考现有调整方向,对自身积存金业务规则进行适配优化。
某西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从行业发展逻辑与风险管控需求出发,未来黄金积存金业务规则的调整可能集中在两大方向,且均围绕“风险管控、成本优化、投资者保护”核心目标展开:一是报价规则的精细化与灵活化,如本次调整所涉及的报价机制,未来可能进一步细化设计,结合市场实时行情动态调整报价策略,提升规则适配性;二是起购金额的动态化安排,部分银行已尝试推出起购金额的浮动机制,这一模式后续或被更多机构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