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17:38:50 股吧网页版
临门一脚 急踩刹车!1500亿创新药企百利天恒延迟港股上市 基石投资者认购约8%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K图 688506_0


K图 02615_0

  原本计划11月17日在港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的百利天恒(688506.SH),突然在距离上市仅5天时踩下刹车。

  11月12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宣布延迟港股上市。公告称,鉴于现行市况,经征询整体协调人后,公司已决定全球发售将会延迟,且将不会根据招股章程进行。因此,有关国际发售的国际包销协议将不会订立,有关香港公开发售的香港包销协议将不会成为无条件。申请款项将于11月17日退还。这意味着,百利天恒此次港股IPO的交易被按下暂停键。

  不过,百利天恒并未放弃港股上市,其在公告中表示,延迟全球发售的决定并不影响公司目前业务,且公司致力发展及扩充业务。同时,“本公司及其整体协调人正在审慎评估有关全球发售及上市的更新时间表。”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百利天恒,自2024年就开始谋求港股上市,当年7月其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分别在2025年1月、9月重新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今年10月22日,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11月7日开启招股,此时距离其在港股上市仅一步之遥。

  为何百利天恒选择在此时延迟上市?医药产业资深专家杜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百利天恒在ADC等三个领域打造了三个研发平台,若未来互相协同,可能大幅改进肿瘤领域治疗效果,增强公司竞争力。“鉴于公司竞争力较强,且考虑到A股和H股波动较大,百利天恒或许在等待一个更恰当的上市时机。”

  11月13日,百利天恒A股股价波动明显,盘中一度下跌1.03%,截至当日收盘,百利天恒股价上涨3.09%,收于372.00元/股,总市值为1536亿元。

  为何延迟港股上市?

  在招股期撤回IPO对于寻求港股上市的企业来说不算常见。

  从百利天恒11月7日发布的全球发售公告来看,其原计划发售863.43万股H股,每股发行定价在347.50港元-389.00港元,募资总额最多33.59亿港元。

  今年以来,多家成功实现“A+H”上市的公司,在H股上市时发行价都较A股有一定折价。以A股市值为百利天恒近3倍的医药巨头恒瑞医药(600276.SH)为例,其最终发行价为44.05港元/股,较其在A股过去10日平均股价折让约19%,较前一日(5月22日)收盘价折价27%。

  而百利天恒H股的发行价,相比11月7日在A股349.93元/股的收盘价未大幅折价,若按发行价区间上限,该发行价较A股价格还有小幅溢价。

  此外,根据全球发售公告,百利天恒本次港股IPO招股引入的五名基石投资者,有与之在ADC药物方面达成授权合作的百时美施贵宝(BMS),也有三家百利天恒现有股东或紧密联系人。

  五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3200万美元(约2.4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按发售价范围的中位数计算,它们的认购金额占全球发售股份的比例为7.81%。相比恒瑞医药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合计锁定43%的发行份额,百利天恒的基石投资者锁定发行份额比例较低。

  由知名基金组成的基石投资者,被视为企业IPO的信誉担保。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为支撑起IPO会拉来基石投资者为其站台背书,所以往往会在认购价上给予较大折扣,目的是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公开国际发售。“基石投资者比例越低,意味着对国际发售具备信心。”他说道。

  但沈萌提到,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较低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即企业难以找到更多基石投资者背书。“从此次延迟上市的结果来看,可能是市场环境或定价估值导致基石投资者没有参与意愿,更何况公开国际发售。”

  百利天恒此次寻求港股上市的背景是,2025年以来,在BD交易火爆、创新药企业业绩普遍改善、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港股创新药ETF(513120.SH)从今年年初至9月一路上涨,涨幅超过130%。

  今年以来,医药企业密集递表港交所,仅9月21日至10月21日的一个月,就有17家医药企业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其中包括贝达药业(300558.SZ)、长春高新(000661.SZ)等多家A股创新药企。

  不过,近两个月创新药集体回调,港股创新药ETF回落超过13%。

  百利天恒在A股的股价也伴随市场波动,9月其股价达到414.02元/股的上市以来最高点,此后有所回落,截至11月12日,360.85元/股的收盘价较上述高点下跌12.84%。

  前三季研发费用超17亿元

  当前暂未有创新药实现商业化且正为创新药大力投入的百利天恒,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百利天恒此次赴港,原计划是将募资所得的60%用于拨付公司于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研发活动。未来几年,百利天恒计划加速中国内地以外全球市场的生物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其中将主要包括于美国启动多项临床试验。

  而在此前的9月,百利天恒还在A股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所募集资金也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成立于1996年的百利天恒最初从仿制药和中成药起步,2010年其决定布局创新药业务,并开始自主研发创新药。近年来,百利天恒在研发ADC药物方面投入大量资源。

  根据港股招股书,2014年,百利天恒在美国西雅图创建了SystImmune,并开始研发iza-bren(BL-B01D1)。十年间,其构建起了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研发了包括iza-bren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10种ADC创新候选药物;同时,其还搭建了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平台,研发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四条GNC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管线。

  多年研发投入,百利天恒面临一定业绩压力。2024年前,百利天恒业绩持续低迷。根据财报,2021年-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7.97亿元、7.03亿元、5.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2.82亿元、-7.80亿元。

  营收下滑源于百利天恒主要上市产品是仿制药,其在公告中表示,受带量采购计划影响,导致此前相关产品价格及销售量均下跌。持续亏损或主要源于巨额研发投入,在亏损大幅扩大的2023年,其研发费用达到7.46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2倍。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将核心产品BL-B01D1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首付款8亿美元。这是国内首款出海的双抗ADC药物。2024年,百利天恒业绩暴涨,当年营收为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8亿元。

  随着更多在研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今年以来百利天恒研发投入继续大幅增加。根据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合计17.72亿元,同比增长超90%;而当期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再次转亏,为-4.95亿元。

  不过,此前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的合作正顺利推进。9月30日,其达成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里程碑,已触发合作协议项下第一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条件。这推动百利天恒第三季度营收暴涨1625.08%,至18.95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