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21:06:40 股吧网页版
AI巨头500亿美元入局,AI基建赛道灼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工智能竞争转向基础设施,巨额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向算力基石。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宣布,将投入500亿美元建设全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网络。首批定制化数据中心选址得克萨斯州与纽约州,后续还将扩展更多站点。

  500亿美元的投入规模已经很大,但与竞争对手相比起来却仍相形见绌。在Anthropic之前,它的竞争对手OpenAI表示,将在未来8年投入约1.4万亿美元,用于新建与扩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Meta表示,未来三年将在美国基础设施和就业领域投资6000亿美元,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

  摩根大通最新报告,全球AI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5万亿美元。这些巨额投资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争夺算力主权。尽管市场存在AI泡沫论的论调,巨头们短期也面临利润压力,但参与者都没有放缓投资步伐,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亚马逊、微软、Meta等都表示将会继续投资AI。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指出,在战略竞争背景下,投资不足的代价远高于投资过度。“科技企业若在AI竞赛中落后两三步,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Anthropic自建AI数据中心

  Anthropic创立于2021年,由前OpenAI研究员达里奥·阿莫迪等人创立,核心产品Claude系列直接对标OpenAI的GPT系列。今年9月,Anthropic完成F轮13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约1830亿美元。

  此次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Anthropic选择与英国AI云平台企业Fluidstack合作进行。

  Fluidstack是一家专注于大规模GPU集群部署的技术公司,曾为Meta、Midjourney、Mistral等知名AI企业提供服务。据称,Fluidstack具备在短时间内提供吉瓦级供电能力的优势,这正是当前AI数据中心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新建数据中心将支撑Anthropic的企业业务快速增长与长期研发需求,使公司在美国聚焦技术自主与算力建设的政策窗口期,成为本土AI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我们正逼近能加速科学发现、解决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的人工智能时代,”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表示,“实现这种潜力需要能够持续支撑前沿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些基地将帮助我们打造更具突破性的AI系统,同时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Anthropic首次大规模布局基础设施。早在2024年,亚马逊已在印第安纳州为其建成占地1200英亩、投资11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园区,并已投入运营。此外,Anthropic还与谷歌达成了数百亿美元级别的算力合作协议。

  Anthropic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强势进军,与其业务增长密切相关。Anthropic目前服务超30万家企业客户,其中年贡献额超10万美元的大客户数量过去一年激增近7倍。

  这些企业客户贡献了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推动了其扩张需求。有预测显示,该公司有望在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远快于其竞争对手OpenAI。

  值得注意的是,Anthropic的500亿美元投资,也是当前全球AI基础设施竞赛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几乎所有头部AI公司和科技巨头都在疯狂押注算力基建。

  OpenAI的动作更为激进。据公开信息,该公司已签署了超过1.4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旨在建设数据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同样不甘落后。

  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四家企业都表示将会继续投资AI。具体到数字上,亚马逊表示2025年预计总投入1250亿美元;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上调至910亿至930亿美元;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为700亿至72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微软上季度投入创纪录的349亿美元,并宣布下一财年将投入1000亿美元。

  根据摩根大通最新报告,全球AI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5万亿美元。这些资金将用于建设新的数据中心、购买芯片和改造电网。

  狂欢后的隐忧

  然而,这场看似势不可挡的“算力建设潮”,正引发越来越多关于可持续性和泡沫风险的质疑:美国是否具备足够的电力保障与产业基础兑现承诺?人工智能领域是否正滑向泡沫深渊?

  首先是电力瓶颈。一个典型的AI训练集群动辄需要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电力,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用电量。数据中心的建设仅需要两年时间,但输电线路的建设却需要长达十年之久。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一期博客中坦言,“不缺AI芯片但缺电力”,大量已采购的英伟达GPU无法上线运行,只能闲置在仓库里。

  摩根士丹利最新警告称,到2028年,由于AI数据中心消耗大量电力,美国可能面临高达20%的电力缺口。该行估计,如果不能迅速增加新的电力容量,潜在的电力缺口将达到13至44吉瓦(GW),相当于超过33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

  另一方面则是科技企业极高的资本开支与不确定的回报周期。科技巨头们虽然在AI核心业务上增长强劲,但资本开支增速远超收入增速。Meta在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后,股价大跌逾11%,反映出投资者对其巨额AI资本开支和不确定的盈利路径的恐慌。

  AI初创公司如Anthropic和OpenAI都仍在亏损,以OpenAI为例,其估值近万亿美元,但2025上半年净亏损达到135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录得740亿美元的经营亏损。

  美国银行10月的调查显示,54%的基金经理认为科技股估值过高,创历史新高。科技巨头们的巨额投资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目前也看不到答案。

  有分析指出,当前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与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存在某些相似之处:资本过度乐观、估值脱离基本面、基础设施先行于应用场景。

  不过,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当前科技巨头拥有更健康的现金流状况,这为它们提供了更大的试错空间,算力的真实短缺也给了这些企业继续砸钱的合理性。

  微软CFO艾米·胡德在回应泡沫论时称,即便近几个季度已投入数百亿美元,仍难满足当前对AI及其他服务的需求,“我原以为我们能迎头赶上(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需求仍在多个领域全面增长。”

  OpenAI发言人近期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的需求已超过现有计算资源的供给能力。我们投入AI基础设施的每一美元,都正用于服务数以亿计依赖ChatGPT提升工作效率的消费者、企业和开发者。”

  对行业来说,泡沫争议更多集中在估值/股价,而不是“AI算力需求是伪需求”。科技企业们的“激进”基于一个更高维度的选择:如果AGI在5–10年到来,提前掌握算力、电力、数据三大入口,就等于掌握下一个平台周期的话语权。失败的代价是高额折旧与结构性裁员,但不参与的代价可能是直接出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