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22:43:21 股吧网页版
美国政府开始漫长的重启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美国政府的“最长停摆纪录”终于在第43天落下帷幕,将开始漫长的重启过程。这场“停摆”的冲击波已迅速从民生领域蔓延至整个经济体系,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指出,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美国GDP的年化增长率将下降1至2个百分点。而这份由两党谈判多轮、几经妥协的临时预算法案,只能让政府运转到明年1月30日。这意味着,短短两个多月之后,美联邦政府可能再次面临“停摆”风险。

  损失1.5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12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的结果,投票通过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此前,这一法案已于10日在国会参议院通过。随后美国白宫方面称,特朗普已于当地时间12日晚签署法案,从而结束已持续43天的创纪录美国联邦政府“停摆”。

  签字仪式上,特朗普表示,美国政府“停摆”损失了1.5万亿美元,真正计算出损失的总体影响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与此同时,过去43天的“停摆”给美国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创伤。比如,涉及4200万美国人的联邦食品救济金“补充营养援助计划”遭美国政府暂停全额支付。由于食品救济金发放受阻,美国多地的食品救济站和免费食物发放处大排长龙,前来领取食物的人数明显多于以往。

  同时,被迫无薪上班40多天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大量缺勤,全美航空运输业持续混乱,数以百万计的旅客出行计划受阻。根据航空数据网站的统计,“停摆”期间由于安检与空管人手短缺,全美每天平均有超过1000架次航班延误或取消。

  虽然12日晚起政府部门将陆续复工,但美国交通部长达菲在记者会上坦言,“系统恢复不会立刻发生。即便恢复拨款,航空安全、交通管制和地勤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少还需要一周时间才能逐步回到常态”。这意味着,旅客在未来几天仍将面临不确定的航班安排。而联邦雇员也需要重新调整从无薪到复工的节奏。

  政府恢复正常运作可能需要数天甚至一周以上时间,工资系统需要更新以支付数周的欠薪,积压的拨款、贷款申请和客户来电需要清理。美财政部内部人士透露,部分民生项目的资金拨付仍需时间,低收入家庭依赖的食品援助与住房补贴发放,预计要到本月底才能完全恢复。

  明年可能再次“停摆

  这场创纪录“停摆”的根源,并非简单的政策分歧,而是美国两党日益严重的“否决政治”。

  两党在关键议题上尖锐对立,妥协空间被极度压缩,特别是在政府拨款和《平价医疗法案》补贴等问题上互不相让,导致治理机制频频“宕机”。

  同时,临时拨款法案的通过也不代表“停摆”危机真正解决。两党最新达成的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将按现有水平为大部分联邦机构提供资金至2026年1月30日,在法案生效期间,两党将继续就年度拨款展开谈判。这意味着两个多月后,因财政僵局导致的“停摆”危机可能重演。

  回顾历史,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并非罕见现象。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指出,自1976年现行联邦预算程序建立以来,华盛顿已经历了20次资金缺口,其中导致了10次正式的政府“停摆”。此次尽管两党部分温和派议员曾尝试寻求妥协方案,但核心的政治信任已然破裂,使得任何短期方案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称,这一次政府“停摆”结束并没有化解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根本分歧性问题。他们只是在民众和社会巨大压力之下,临时性达成了妥协。而最核心的争议——民主党人一直坚持的全民医保补贴条款,依旧没有被纳入预算。这也是共和党方面坚决反对的重点,他们认为增加医保支出会推高美联邦政府赤字。

  因此,李海东认为,“停摆”虽然结束,但两党的政治裂痕仍旧清晰可见。可以预计,明年1月底的时候,民主与共和两党在诸多议题上很可能发生新一轮激烈较量。美国两党的恶斗,以及美国政治运转的紊乱,会不断出现。

  影响美联储决定

  政府“停摆”结束意味着官方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即使投资者和美联储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即将获得的信号或许并不完全可靠。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预测,相关数据已经收集完毕,9月的非农就业报告可能会在政府恢复运转后的几天内发布。不过,10月就业报告的发布将推迟更久,且这份报告可能缺失失业率这一关键数据。新世纪顾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指出,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家庭调查”上月未能开展,而后续的调查不会追溯前几个月的数据。

  这一数据空白可能影响美联储12月的利率决定,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明确表示,在央行双重职责中,劳动力市场状况对近期政策决定的影响已超过通胀因素。

  通胀与消费支出数据也并不明朗。以2013年政府“停摆”为参照,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认为,10月通胀和消费者支出数据将无法赶在美联储12月9日—10日政策会议前发布,11月数据更是无望。

  瑞银经济学家对获取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更新数据持更为悲观的态度。他们指出,由于劳工统计局上个月关闭,未能收集价格数据,因此原定于13日发布的10月报告将无法发布。瑞银进一步深入分析指出,10月的数据是其他月份价格指数计算的基础,在该月数据出现缺失的情况下,11月、12月的CPI通胀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鲍威尔在10月下旬表示,全面统计数据的缺乏,加上一系列显示经济前景尚未严重恶化的零散调查和迹象,美联储可能据此对进一步降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如果你在雾中开车会怎么做?答案自然是减速慢行。”他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