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购门槛正进入“分角时代”。
近日,天弘基金宣布,将旗下50余只基金的申赎门槛统一调降至0.1元,其中包括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来,陆续有基金公司发布类似公告,最低申赎份额以及最低持有份额降至0.01份。
记者调研了解到,这背后既有基金公司获客需求,也是渠道营销的“噱头”,同时也能够满足投顾策略的配置需求。此外,一些发起式基金的操作,或暗藏着“保壳”的考量。
进入“分角时代”
据天弘基金近日公告,自11月10日起,调整旗下五十余只基金的最低申赎金额限制以及最低持有份额限制,覆盖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QDII、债券基金、LOF等多种产品类型。
公告称,投资者通过天弘基金直销平台及其他销售机构的首次申购单笔最低金额为0.1元,追加申购单笔最低金额为0.1元。此外,持有人单笔赎回份额不得少于0.1份。如因红利再投资、非交易过户、转托管、巨额赎回、基金转换等原因导致的账户余额少于0.1份等情况不受此限,但再次赎回时必须一次性全部赎回。
今年8月,天弘基金还同步降低了天弘标普500发起式基金(QDII-FOF)、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基金的单笔最低申赎金额以及最低持有份额。
在货币基金领域,则有更多基金降至“0.01元起购”。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为了适应线上平台的销售风格,针对天天基金、京东肯特瑞、基煜基金等特定的互联网代销渠道降低了申赎门槛,涉及产品多为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
目前,不同基金在不同渠道的最低申购金额差别较大,从0.01元、0.1元、1元,到10元、100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在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上,一些债券型基金的最低申赎金额甚至设定为数万元。但近年来,基金公司下调基金申赎门槛成大势所趋。
天弘基金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泰康基金、华润元大基金、泰信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淳厚基金、山证资管、财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路博迈基金、汇安基金、鑫元基金等十余家基金均降低了旗下部分产品的销售门槛。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通过降低起购金额,可以吸引更多新客户用零钱体验基金投资,有助于开拓新用户。此外,代销渠道也把低门槛体验优质产品当作一种营销手段。
一位基金公司互金部门人士表示:“互联网代销平台经常推出各种‘薅羊毛’活动,比如用积分、体验金买基金,还有平台推出‘0.1元省心买黄金’等营销活动,吸引用户尝试,设定的门槛足够低,有利于吸引更多客户入金。”
此外,投顾策略也对此有实际需求,由于投顾策略分散配置多个产品,如果投资者单笔买入的金额较少,组合穿透后配置到单个基金产品的金额较低。若基金的申购和最低持有份额门槛太高,就无法满足配置需求。
或存在“保壳”考量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上述原因,基金公司自降门槛的操作背后,可能也暗藏着一些“小心思”,部分发起式基金、机构定制债基的调整逻辑或有所不同。
记者关注到,一些基金在申购门槛不变的同时,仅降低了单笔赎回申请的最低份额及最低持有份额的限制,单笔赎回最低份额为0.01份。
例如,今年2月,一只发起式基金发布公告称,投资者首次申购或追加该基金的单笔最低金额均为1元,而投资者通过销售机构赎回的单笔最低份额为0.01份。若某笔赎回导致投资者在某一销售机构单个交易账户的份额余额少于0.01份的,基金管理人有权强制该基金份额持有人全部赎回其在该销售机构单个交易账户持有的基金份额。
今年一季度末,恰逢这只基金成立满三年。根据规定,发起式基金在合同生效后三年内,若要存续,在持有人数量和规模方面均要满足相应要求。而基金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发起资金持有该基金的总份额从1000万份降至10份。半年报显示,该基金持有人数量仅224户,且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为100%。这意味着,在基金管理人赎回了持有期限满三年的份额后,或找到了接力的机构“大户”。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公司此时降低赎回和最低持有门槛,可能是为了留存客户,凑足数量,帮助基金“保壳”。
根据基金合同相关约定,若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部分产品还约定,连续多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合同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很多发起式基金或机构定制产品,客户数量本身就较少,如果客户赎回后剩下的份额低于规定的最低持有份额,会被强制赎回,不利于客户留存。降低门槛之后,只需要留一点点‘零头’,就能凑一户持有人。基金公司此举或是为了降低清盘风险。”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