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在上海兴华宾馆召开建会30周年庆典,并举行了主题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法治变迁”的学术年会。深入探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法治变迁的深远影响和实践应用,建设金融强国,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建立健全金融法治体系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九届(2025)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聚焦主题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法治促进”基础性、通用性的思路和对策;积极践行金融强国体系和法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共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法治促进,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献策献力。
来自本市立法、司法、监管部门有关人员,在沪金融机构代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会员近百人参加。大家济济一堂,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交流思想,探讨真知。
正逢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建会30周年,活动发布“三十而立”系列丛书的编撰情况;向研究会首批团体会员单位代表赠送“三十而立”丛书;向获得本次研讨会优秀论文的29名作者和5个征文优秀组织单位颁奖;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副会长李国平作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自身建设有关事宜报告。
在研讨会主旨发言环节,五位来自本市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地方立法部门、高等院校、司法机关的发言嘉宾,结合近年来司法实践和科研成果以及最新的法制建设要求进行了专题论述:以探索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法治保障,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对金融企业犯罪风险防范及监管建议,都有很好的思路和措施建议。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收到74篇征文,分别围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国际金融中心、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跨境金融、其他金融、防风险与反欺诈、“反催收”黑灰产、金融犯罪11个方面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措施和建议。29篇优秀论文作者,就我国金融发展道路的法治变迁,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竞争力与影响力,加强金融服务,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原创力、打造新动能,提出了金融服务新模式,并以此推进金融机构自身的结构调整。
展望未来,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强化政治担当,把各项学术研究工作全面深入地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法治建设大局中,放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法治促进中。充分发挥学会特色优势,加大资源投入,增强金融法治服务的适配性和应用性,为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强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