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力传感”)举行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介绍了公司前三季度业务经营情况,并对投资者关注的多个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今年以来,柯力传感紧紧围绕“传感器森林”战略布局和机器人传感器核心方向,聚焦资源、深化投入,巩固了在高端传感器领域的先发优势和产业协同能力。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33.29%。
柯力传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发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据柯力传感介绍,2025年以来,公司以“机器人传感器”为核心,系统推进产业投资、客户拓展与技术研发,在人形机器人传感系统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产业投资方面,柯力传感完成多项战略投资布局,涵盖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触觉传感器企业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猿声先达(深圳)有限公司;惯性测量单元(IMU)企业无锡北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等。
柯力传感董事长、总经理柯建东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通过上述布局,我公司实现了从机器人本体到底层关键力学传感元器件的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以六维力传感器为核心,融合触觉、IMU等多模态感知能力的机器人传感解决方案体系,为未来参与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在技术研发方面,面对机器人传感系统对高性能、微型化、集成化的核心需求,柯力传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前沿技术路径与合作模式。
以六维力传感器为例,柯力传感已掌握结构解耦、算法解耦、高速采样与通讯等关键技术。柯建东称:“六维力传感器用到的技术路线、工艺、ADC采集(模数转换过程)都属于我公司擅长的技术领域,同时,公司在应变计、弹性体、采集模块、封装测试等领域均具备自主化设计和生产能力,能够控制产品成本、质量、定制开发周期。”据悉,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线性精度优于0.3%FS(满量程百分比),串扰精度优于2%FS,能满足人形机器人、精密制造等在特定场景的需求。
客户拓展方面,依托多年在应变式力学传感器领域积累的研发经验与规模化制造优势,柯力传感积极对接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
柯力传感董事会秘书叶方之在业绩说明会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我公司已向超过50家国内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企业送样,产品涵盖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其中六维力传感器实现出货近千套,部分客户已由送样验证进入小批量订单阶段。”
针对柯力传感在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的布局,业内相关机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对传感系统的精度、稳定性与多模态融合能力要求极高,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精度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且形成了从核心元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自主化生产能力,能有效解决高端传感器的成本与交付问题。另外,该公司通过战略投资构建起多模态传感生态,这种‘核心产品+生态布局’的模式,契合人形机器人产业‘集成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未来该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叶方之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以市场为师”的策略,凭借快速响应、定制化开发与持续迭代能力,与多家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样品验证向规模化采购过渡,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