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券商2026年度投资策略会议密集召开。记者梳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核心观点可见,在估值低位、盈利改善、流动性宽松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券商普遍对2026年A股走势持积极预判,慢牛行情成为共识,而“结构均衡”则成为配置端的主流逻辑。
从估值修复到盈利驱动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分析师裘翔指出,A股上市公司正逐步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他预测:“在多重机制影响下,A股市场整体波动率将步入长期下降趋势。”
对于慢牛的演绎节奏,机构形成差异化共识。中金公司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A股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但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基本面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2026年A股牛市有望持续,预计指数依然震荡上行但涨幅放缓,投资者更加关注基本面改善和景气验证。
国泰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更乐观直言,2026年中国“转型牛”的升势远未结束,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放大牛市思维,市场高度有望超出共识,挑战十年前高位。
科技与非科技都有机会
在行业配置层面,各家机构聚焦方向略有差异。
方奕指出,中国市场重估是广泛的,科技与非科技都有机会,从杠铃策略转向质量策略。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消费看转型,继续看好金融股。
裘翔看好三大方向:一是资源与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当前的海外渗透加速期,机会集中在消费品、能源相关及TMT等领域;三是AI新应用场景推动的需求增长,未来科技板块的新一轮系统性行情,高度依赖新的应用变化打开商业化想象空间。
李求索分析,AI技术领域经历三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但可能更偏国产方向;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此外,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等方向也在步入景气周期。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兼金融工程联席首席何康则指出,以AI为代表的新经济,在业绩增速、降息周期以及海内外产业趋势共同推动下,对科技板块均形成有力支撑,但当前该板块略显拥挤,估值溢价偏高。他基于四点判断看好“老经济”:一是新、老经济存在正相关联动;二是老经济板块目前估值低、筹码低、市场预期也偏低;三是周期底部积蓄了较强的修复势能;四是明年险资、外资等增量资金更偏好价值风格。因此建议投资者在配置上要做到价值与成长的均衡。
黄文涛也提醒应警惕科技板块回调风险。他认为,资源品很可能成为A股在科技主线后一条新的主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