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宣布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成为业内首家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商业银行。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此举是银行息差下行压力在产品端的直接传导,接下来不排除有更多的长期限存款产品纳入调整范围。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长期限定期存款分为3年和5年。广州日报记者查看多家主要银行手机银行发现,5年期定存产品虽然在售,但利率优势并不明显,如工行5年期定存与3年期定存的年利率均为1.55%;建行5年期与3年期更是出现倒挂,5年期为1.3%,三年期为1.55%。而大额存单方面,记者发现,最长存期仅为3年,难觅5年期的产品。
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认为,主要是因为银行对未来利率走势有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因此根据自身负债结构调整揽储策略,降低长期负债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息差压力下,银行一般不愿意吸收期限更长的存款。当前银行净息差仍有下行趋势,不排除有更多长期限存款产品纳入调整范围。
【投资建议】
1.优化存款安排
银行业内人士建议,目前银行长期限存款利率差异较大,可多比价,长期资金可考虑提前锁定当前相对较高的利率。而对于流动性较强的、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还可以考虑储蓄国债。三年期和五年期储蓄国债的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限定存,可关注财政部每月的发行计划。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建议配置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例如将资金拆分存入1年、2年、3年期产品,每年都有部分资金到期,既可应对利率波动,也能保证流动性需求。
2.多元资产配置
与此同时,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未实现多元配置的投资者应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金融产品,从“被动收益”转变为“主动配置”。“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将原本用于五年期存款的资金进行分层配置。如可将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作为相对稳健的替代品;若希望获取高于存款的收益且能接受轻微净值波动,则可关注债券基金、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若能够接受更大的波动,旨在获取长期增值,则可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黄轼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