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8月起,我们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量变积累成了质变,重回业绩增长轨道。”近日,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一年多来的改革中,楚天科技选择从经营、管理两个维度下手,通过“外”抓全球化、“内”抓降成本,实现了经营的逆袭,在一加一减间提升了业绩。
“全球制药装备市场空间巨大,且仍在稳健增长。对我国制药装备头部企业来说,有着极大的全球化舞台。”在唐岳看来,未来5至10年,将是我国制药装备企业进军欧美市场的关键时期。
重回增长
今年第三季度,楚天科技实现营收14.79亿元,同比增长10.17%;归母净利润9676.81万元,同比增长192.50%;扣非净利润7730.2万元,同比增长170.02%。
从数据来看,楚天科技的经营逐季改善明显。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楚天科技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亏损1.04亿元、亏损2.65亿元、亏损855万元、亏损374万元、盈利近亿元。
2024年,在我国制药装备产业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楚天科技首次年度亏损。
作为我国制药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楚天科技的产品横跨生物药、原料药、中成药、化学药、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全领域。经历多年发展,公司已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并拥有行业领先的智能化工厂。
在唐岳看来,楚天科技“底子很深”,拥有扎实的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渠道资源等优势,随着经营、管理的调整与提升,楚天科技经营势头将好转。
在2024年年报中,楚天科技写下了这一目标——2025年,公司将持续进行管理优化、巩固国内市场、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加强产品开发与升级,实现扭亏为盈。
楚天科技的业绩逆袭比预期更早到来。唐岳表示,从楚天科技近一年经营数据来看,业绩改善趋势更加明显了,“我们会继续一手抓经营,一手抓管理,推动向上向好发展。”
降本增效
在唐岳看来,经营是对外,是创收,是创造性做什么;管理则是对内,是降本,是限制不做什么。
在经营上,楚天科技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抓住高价值的客户与订单;拒绝卷入恶性竞争,舍弃低质量的收入,减少了部分低毛利和负毛利的项目。
在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楚天科技表示,眼下,国际业务加速突破,成为利润端的重要增长极。公司近3至5年持续推进的全球布局成效逐步释放:2025年1-9月,国内本部出口的国际业务收入占集团营收比重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区域拓展上,中东非、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欧洲、美洲逐步实现订单突破。
在国内业务上,自2024年下半年起,楚天科技主动收缩低毛利订单规模,集中资源聚焦高毛利领域。与此同时,国内订单的综合质量同步改善,为利润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自从2024年经营策略调整以来,我们将重心进一步放在出海及全球化上,海外市场的订单、收入取得了快速增长。”唐岳介绍说。
得益于上述经营策略的调整,楚天科技2025年1至9月综合毛利率31.17%,较上年同期的25.94%增长5.23个百分点。
楚天科技公告称,自2024年8月以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开源节流,降低公司整体运营成本,降本增效成果显现,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
布局全球
面对制药装备产业的出海机遇,楚天科技果断实施了战略性布局,将全球市场细分为东亚东南亚地区部、中东非洲独联体地区部、欧洲地区部、美洲地区部、印度新澳地区部等五大区域,进一步重视全球化发展,并将重点资源投向国际市场。
唐岳认为,相较欧美同行,我国制药装备头部企业有着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在技术创新及产品品质上,我国头部企业已经接近甚至部分超越欧美同行,且有望在未来进一步超越欧美同行;另一方面,“我们效率高、价格实惠、交付周期短、服务态度好”。
10月末,国产新型外用透皮制剂生产设备发布会在楚天科技总部园区举行。
“透皮制剂是一种创新型给药方式,以其长效缓释、减轻不良反应、用药便捷等诸多优势成为全球医药创新和产业布局的焦点之一。这种新型给药方式和创新药品制剂形式对生产技术和制药装备提出了极高要求。”楚天科技联席总裁钟元龙介绍说,通过持续创新攻关,楚天科技打破了国外垄断,自主研发了这一类高端制药装备,从而拓展了全新市场。
目前,楚天科技正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服务体系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覆盖原液制备、无菌灌装、冻干、包装、智能仓储及数字化工厂建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多个销售与服务中心(SSC)。在服务海外用户的同时,也积极协同我国药企对接海外市场资源,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出海。
10月22日,楚天科技在越南胡志明市主办了2025越南生物制药峰会。几天后,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越南军民医协会举办的首届(2025)中国制药装备(越南)推介会在越南河内举行,带去了符合国际标准同时适配越南本地化需求的全流程制药装备与解决方案。
“全球医药企业正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高效、合规、智能化制药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制药装备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发展,在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大有可为’。”唐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