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相关部门正在密集释放政策支持强信号。
11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要求,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入开展专精特新夯基提质行动,加快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12日开幕的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发布第四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名单;11日召开的创新成果播种行动暨“科产金一体化”专项路演活动,让14项“金种子”科技成果找到了成长沃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实体经济纵深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壮大意义深远。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9.6%的营业收入和13.7%的利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迈出坚实步伐。
在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日月科技、中科摇橹船、七腾机器人等企业推介了各自在细分领域的产业化成果及高技术产品,让市场直接看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日月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陈荡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公司已构建起从传感器、物联网系统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布局,为中国石油、三一重工等企业提供核心配套,打破了多项进口依赖。
中科摇橹船高级副总裁毛奔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公司自主研发的4D光场相机、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等智能视觉器件,不仅在性能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更在应用场景上覆盖了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如何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机制?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垠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须紧扣梯度培育核心。当前“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成长路径已基本成形,政策应进一步细化各阶段培育标准,强化指标引导与精准支持。
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政策机制应聚焦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中央财政已直接支持4200多家“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101个城市试点推动4.5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下一步要建立政策协同长效机制,让财政、金融、科技支持形成合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期待政策加快落地见效,以更精准的支持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拓展市场空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纵苇科技首席运营官许卓群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将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更明确的发展目标、更广阔的成长空间。”